教师育儿个人心得体会如何写?( 四 )


孩子的价值观也可称为“幸福观” 。何为幸福观?我们培养孩子的终极目的其实就是想让孩子幸福 。自从有人类文明以来 , “什么是幸福”的话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 大家都在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幸福是一种长久的感觉 , 它不是一个已完成的状态 , 而是一个过程 , 这也是它与快乐的区
别 , 快乐是一种短暂的感受 。幸福属于价值观的范畴 , 享受现在生活的快乐 , 同时不断追求积极的人生目标 , 这种生活状态是真正的幸福 。在培养孩子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 , 我们不能让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孩子 , 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在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 , 学会享受努力过程中的快乐和满足 , 千万不能让孩子失去学习、生活的兴趣 , 否则孩子就可能形成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围绕培养孩子正确幸福观 , 我们还应培养孩子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对内敢于负责任 。责任心是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基础 , 只有负责任的人 , 走上社会以后才能成功 , 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培养孩子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让孩子有责任心 , 遇到事情敢于负责 , 这才是根本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 主要的责任就是教会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不要包办孩子的一切 。这让我不联想到美国人更注重量力而行 , 他们支持子女上大学 , 但不会为了让孩子上好大学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是美国父母太“自私”吗?抑或 , 他们给了孩子为自己负责、独立自主的宝贵机会?
二是对外会爱别人 。爱心是一个人最优秀的品质 , 有责任的人才有爱心 。如果一个孩子平时喜欢吃的东西都舍不得吃 , 他会拿去给小动物吃 , 但却不给自己的父母吃 , 那这不是爱心 , 只能算是一种怜悯和同情 , 有爱的成分 。我们对父母的爱是孝心 , 孝心是敢于承担对父母的责任;我们对朋友的爱是互助 , 爱朋友是敢于承担对朋友的责任;我们对自己的爱 , 就是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 。爱心是责任心的外化 。作
为家长 , 我们在满足孩子物质要求的同时 , 不要忘了对其进行精神上的教育 。
三是内修德行 , 外展才华 。《道德经》上讲人要“无为而治” , 中国人有三种境界“有为、无为、无不为” , “有为”的人就是有才华的人 , “无为”的人就是有德行的人 , “大量有为的人帮助少数无为的人 , 让无为的人无不为” , 这就是中国文化 。当今社会 , 有才无德的人太多了 , 但有德无才的人却没有 , 有德就一定有才!举个极端的例子 , 小偷有“才”吧 , 但他们没有“德” , 也就是缺德!现实生活中 , 我们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 , 送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培养孩子的才艺 , 这些都没错 , 但如果我们不关注孩子德行的话 , 就可能培养出“小偷式”人物 。什么是“德行” , 有德行其实就是少做缺德的事 , 不伤害、不妨碍别人 。在做任何事之前先想想 , 在做任何事之后反思:我是否伤害和妨碍了社会?是否伤害和妨碍了他人?是否伤害和妨碍了自己?拿刀子捅人是缺德的行为 , 因为这种行为伤害了别人甚至违法;一个人看到水龙头没关而不去关 , 水流了一夜 , 这种行为也是缺德行为 , 因为社会很缺水 , 人是社会的一分子 , 他的行为伤害和妨碍了社会;大学生跳楼也是缺德的表现!他不应该伤害了自己和亲人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 培养孩子的德行任重而道远 ,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们什么事情是该做的 , 什么事情不该做 , 那么他的行为一定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