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育儿心得体会怎么写?( 四 )


三、相信孩子自身发展的力量,做不焦虑的家长
人往高处走,每一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每一个人内心中都愿意做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而很多孩子在小时候就被贴上了“不乖”“不懂事”“不听话”的标签,这些标签不仅让孩子,更让家长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如果她一直不听话怎么办?如果他不够优秀怎么办?如果我们相信孩子,了解每一个阶段孩子的发展特点,就不会因为孩子某一阶段的行为而为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 。记得有一次和孩子聊天,我问她以后想做什么?她说想当一个做手工的 。多好的答案啊,她小小年纪就知道自己的优势(手工做的好),知道脚踏实地,知道用手艺就可以养活自己,这比很多一把年纪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或者活得飘渺得人好得多 。如果我非要把孩子打造成一个科学家,一定会让自己和孩子焦虑不已 。
四、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好的大环境,小的方面愿意让孩子做出选择
我说的大环境并非社会环境,而是家庭环境 。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沃土 。从孩子10个月起我就开始给她读书,直到现在,每天晚上睡前就是我们的亲子阅读时间 。虽然我没有给孩子教过生字,讲过多少大道理,但我相信,阅读比这些更有用 。所以,一切活动都可以免,唯有亲子阅读不能间断 。数学上我也没有给孩子过多讲解,而是偏重她逻辑思考能力,常会在生活中给她举例,让她多观察,好的结果现在已经体现出来,她有很强的思考能力,举一反三地能力很强 。我相信,具备这两样能力的她学习不会差 。除了这些大方面会给孩子一些引导,为她创造一些条件,其他的方面我尽量让孩子多体验,让她自己选择 。比如课外活动,都是按照她的喜好选择 。每个周末的活动,我们会一起找出几个,然后让她挑选和决定,吃多少饭,穿多少衣服,看哪本书,只要她自己会选择,就尽量让她自己选 。这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关键 。
五、做学习型的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进步
养育孩子是一件“百家百样”的事情 。因为每个孩子特点不同,每个家庭状况不同,每个父母为人处世方式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每个阶段的养育也就不尽相同 。如果我们用教育1岁孩子的方式去教育3岁孩子,肯定教不好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学习的主动性 。在孩子两岁时,我学习了儿童心理学,了解到了孩子生字发育的心理特征,在每个阶段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就不那么心慌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同时使自己成长起来,真是一举两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教育家都在强调:孩子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现在,即便学了这么多育儿知识,可回看我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遗憾,大多是因为我自身的原因造成的 。我想,这可能就是我和孩子一起成长中未完成的功课吧,需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完善自身 。我没有什么大的育儿经,我的这套教养理论究竟有多少是对的,那还得等我的女儿长大的那一天,等她能很好的经营自己的生活的那一天,我才能得出结论 。所以这些谈不上经验,只是一个分享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