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防煤气中毒》教案怎么写?( 三 )


②如果是导线绝缘和电器外壳等可燃材料着火时,可用湿棉被等覆盖物封闭窒息灭火 。
【幼儿园大班安全《防煤气中毒》教案怎么写?】③不得用水扑救,以防引起电视机的显像管炸裂伤人 。
④未经修理,不得接通电源使用,以免触电、发生火灾事故 。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要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

幼儿园大班安全《防煤气中毒》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
3、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样预防火灾 。
4、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
5.、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让同学们了解火灾危害,远离危险,增强安全知识 。
一、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
2、煤气中毒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 。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 。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 。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 。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 。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 。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 。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