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袁隆平的一封信怎么写?( 二 )


每次在吃饭时,我总会想:这些米粒是从何来?我曾听爸爸讲述过60年代种植稻谷,亩产都不高,每年的清明节开始从买稻种、下秧、插秧、除草到收割稻子的整个过程 。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头来还是吃不饱肚子!直到在您的科学实验带领下,有了“杂交水稻”的成功 。才解决了我国粮食欠缺问题,现如今我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下,温室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更不知道一日三餐所吃的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除了从书本上了解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知识,就只能通过在农村长大的父母口中听到关于农耕时节的一些事情 。
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学校开展种植水稻实践课堂,希望能够邀请您来指导我们种植水稻,在得知您研发新的水稻品种后,便希望能将您研发的新水稻种子在我们学校的种植园里种植,让我们学习一颗小小的稻谷是怎样被育成小秧苗,从绿油油的秧苗里抽穗,慢慢变黄等着收割,让我们参与打谷子、晒谷子、磨成米,煮成米饭,从而让我们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
在我的心中也生长了一个梦想,长大后做一个像您一样的人,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那份力量 。最后,我的想法要是真实现了,学校开展并且在学校的植物园里种植水稻,我想问您我们能不能种上您研发的新稻谷呀?能和您一起学习种植新稻谷的奥秘吗?

致袁隆平的一封信怎么写?


袁隆平的态度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袁老这种严谨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现代浮躁心态盛行的时候,袁老能保持这样的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很难得的 。在这个社会中,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到处宣传学术观点,发表论文,但是其实这些学术观点,论文早已是别人提出的,只不过是打着自己的旗号,去欺骗世人说是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不正是缺少严谨的工作作风吗?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浮躁的,不踏实的,想出名的,利益为重,学术次之的心态,但是往往就是这样的心态决定了他们是不能在学术界取得任何的杰出的成就的,只能是昙花一现罢了 。
不仅仅是学术界存在这种不良的作风,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存在很多这样的作风的 。某些商家为了产品的销售额,以次充好,夸大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结果时间不长,就被媒体揭露出来,最后大众不再信任该产品,自己又深陷道德和法律的责任 。这就是市场浮躁的心理的表现 。还有一次商家缺乏严谨的态度,将还没有成功研制出来的商品当成已经研制出来的商品销售给消费者 。结果那些遭到商品危害的消费者不得不起诉商家,商家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和法律责任 。
在我们的日常学生生活中,也是有很多的同学缺乏严谨的学习态度,学习起来不踏实,结果什么都是半桶水,最终还是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