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讲话稿怎么写?( 二 )


老师们、同学们!
端午节 , 门插艾 , 香满堂 , 吃粽子 , 洒白酒 , 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些 , 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 , 然而 , 随着时代的变迁 , 社会节奏的加快 , 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 , 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 , 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 , 面对这种现状 , 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 , 发出“端午节是否不再姓“中”这样的疑问 。
无庸讳言 , 这些年来 , 我国的传统节日 , 似乎总离不开吃 。端午节吃粽子 , 清明节吃青团 , 元宵节吃汤圆 , 中秋节吃月饼 , 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 。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 , 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 。如今 , 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 , 什么时候都有的吃 , 想吃多少都可以 , 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 , 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 。比如文字 , 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 , 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 , 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 , 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 , 还有新的发展 。就拿端午节来说 , 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 , 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 , 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 , 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 , 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中国人着眼于创新 , 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 , 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 , 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 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 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 , 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 , 不光是传统节日 , 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 , 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 , 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