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电工的实习报告怎么写?( 五 )


刚向里面放转子时我以为是转子拿错了 , 因为口太小放不进去 , 后来才知道 , 转子和定子槽间的距离只有几个毫米 , 加上放的时候没有对正 , 所以是放不进去的 , 我们合作把很重的转子放了进去和上端盖 , 迫不及待的用手带了一把看能否转起来 , 结果手根本就带不动 , 仔细地想想发现很可笑 , 因为端盖还没有用螺母上紧 , 重重的转子是落在金属槽上的 , 硬转只会损坏转子 , 所以以后做事千万不能心急 , 要想好了再做 , 一步一步的去完成 , 就一定会成功的 。把端盖对准螺口敲紧 , 上好螺丝拧紧 , 电机便出来了 , 按理讲下面就可以通电了 , 可为了安全起见 , 我们还需要做一个绝缘测试 。
我们做绝缘测试的工具有万用表 , 还有一个好像是手摇发电加压的一个可以看电流的数字表 。测试的原理是测三相电之间的线有没有连接好 , 方法有用万用表测任意两相间的电阻是不是接近于零和向任两相间加电压看有无电流 , 若测得电阻为零或者有电流则说明绕组是导通的没问题 。然后测试的是绕组和电机金属壳之间是否绝缘 , 同样的方法把它们的一端接在任意一相绕组上 , 另一端和电机的金属外壳接触 , 一定要使测得的电阻无穷大或是电流为零 , 因为绝缘处是空气 , 相当于断路 。这样 , 绝缘测试就好了 , 下面就等待老师来通电验收了 。
我认为电机要转好关键要看旋转磁场的好坏 , 旋转磁场到低如何产生?要是换成其它不同的三相电机我们如何让它转起来?所以我们要研究绕组的接线 。本次实习电机的绕组接线图见后面附的两张图 , 即单相绕组和三相绕组 。经过查阅书籍 , 书中是分单层和双层绕组的连接讲的 。绕组的连接工作是当嵌线完成后把每个线圈元件按q值和线圈分配规律接成极相组 , 然后把同相的极相组进行串联、并联、混联接成相绕组 , 再将三相绕组接成▲连接、y连接 , 最后将6根引出线接在出线盒的接线板上 。通常的接线方式有显极和隐极两种 。q为整数的整数槽双层绕组的连接次序是先把各相邻线圈元件按q值串接成一个极相组 。例如q=4 , 则把4个相邻的线圈元件串联在一起 , 使各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一致 , 因此采用正串联法 , 也就是各线圈是按首尾相接的规律进行的 。把同相各极相组连接成相绕组 。连接时注意并联路数、长连接还是短连接等 。长连接是每一并联支路的所有线圈分布在整个圆周上 , 短连接是每一并联支路 。因为异步电动机气隙较小 , 一般采用短连接方式 , 当气隙发生不均匀时 , 每支路中流过均衡电流 , 起均衡磁场的作用 , 均衡了单边磁拉力 , 减轻轴承的负担 。最后把相绕组接成所需的▲接或y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