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如何写?( 二 )


“活着”在我们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狂傲不羁的呐喊,也不是来自于凶残猛烈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忍受所能忍受的,忍受所不能忍受的,在绝望与痛苦的边缘继续活着,而且骄傲而坚强的活着 。当读到他的最后一个亲人苦根吃豆子撑死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福贵还有什么活下去的勇气了,可是此时的他早已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 。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了 。
——“我也不想要什么福分,只求每年都给你做一双新鞋 。”
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许这就是家珍所认定的幸福 。看完《活着》,很多细节都已经模糊了,可是家珍的这句话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如此清晰 。只有经历过分离之苦的人才知家人团聚的真实可贵吧 。我们应该感激,我们活着,我们的家人活着,所以我们幸福!
——“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
这是福贵在农妇们聊天时插嘴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在经历生活的大起大落之后总结的生活真谛,很简单,朴实至极的话,却含义深刻 。“福贵”老人其实只是广大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罢了,在他们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乐观、坚韧,正是无数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过来,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应该感激,我们活着,过着过去许多人的努力和付出创造的幸福生活 。
另外,聪明的作者在描写很多死亡的同时,也给与了我们很多希望,家珍重新回到徐家,福贵从军队逃回家里,有庆上学念书,凤霞嫁给了二喜??每一次家人死去后都会有新的生活的希望,虽然死亡沉重,命运多舛,但终归多了些生的喘息;也正由于每一次新的生活刚刚开始,却再次被命运捉弄,才显得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难以琢磨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在经历过如此大的灾难后,他们需要的正是希望,祝福他们能坚强的活着 。我们应该感激,我们活着,为了希望活着 。
这本书,描写的是失去,告诉我们的却是得到的意义;描写的是死亡,告诉我们的正是活着的意义!当绝望和痛苦如狂风骤雨消失在宽广的海岸线,温暖而和煦的阳光总会相聚在某个云淡风轻的下午,让我们都去到山涧,望着无垠的天边,恬静而从容的呐喊出心中的那一缕缕不凡和坚持——我们感激,我们活着!)
第一次读完《活着》这本书,我只觉得压抑充斥了自我的整个心灵 。同时也觉得余华太过残忍,让故事中的人物一个又一个的死去,却惟独剩下主人公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在我生病的那段日子 。于是那本《活着》被我一气之下压在了书堆底下,因为我厌恶于华,厌恶他的残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