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研修总结如何写?( 六 )


一、教学目标应明确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 。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 。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
二、教学方法应改变
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 。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自由练习很少,口语、听力非常差 。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
1、把时间留给学生
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质量不高 。有准备的讨论交流,才可能是高质量的交流 。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 。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
2、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之事,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
3、利用学生差异
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 。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 。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 。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 。
4、培养良好习惯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门工具课 。因此,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 。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靠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 。另一方面靠严格训练,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 。诸如认真听录音和教师的示范发音 。积极大胆地开口讲英语,勇于参加语音实践活动,朗读背诵课文时既要声音响亮又注意语音、语调、节奏、书写规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