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九 )


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喜欢故事中的人物 。主教是令我敬佩的人 。当冉阿让受到人们的白眼时,只有主教留他过夜 。冉阿让因为偷了主教的银烛而被警察抓到了主教面前,主教非但没有责罚他,反而对捕获他的警官说:“他是不是对你们说过,是一个神父老头把这些银器送给他的,还留他在家过了一一夜?那个老头就是我,这完全是场误会 。”主教的这句话,改变了冉阿让的人生 。这句话也让我明白:只要你对人以诚相待,再怎么无知的人,也会被你所感动 。
我最喜欢的人物当然是冉阿让了,自从他被主教感化以后,他便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救济穷人、救援割风老人......后来,他还救了是他为仇人的沙威 。最后,他用自己的一生与血肉养育着芳汀的女儿——珂赛特 。冉阿让的精神让我敬佩 。
但是,我认为最伟大的人还是芳汀 。因为她为女儿剪去了自己的长发,卖出了自己洁白的牙齿,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是她为珂赛特饱尝了人间的忧患与痛苦,换来了珂赛特的幸福 。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书——《悲惨世界》,因为它的很多地方都值得让我们喜爱!

《悲惨世界》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悲惨世界》法国大作家雨果的一部名篇巨著 。讲述了苦役犯让·瓦尔让改恶从善,甚至委曲求全的苦难一生,他救了被纨袴子弟欺骗感情的少女芳汀,收养了芳汀的女儿柯赛特,从此,他们一老一少的命运紧紧相连 。《悲惨世界》是部具有永恒意义的作品 。正如雨果在序言中指出,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困使男人沉沦,饥饿使女人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不能全部解决,这类作品就不会是无用的 。
主人公由让·瓦尔让实现了由撒旦到耶稣的转变:一个忘恩负义的苦役犯,再到一位德高望重的马德兰市长,最后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
作者是残忍的,善良可敬的让·瓦尔在科赛特出嫁之后,饱受精神的折磨、思念的痛苦,他没有向马里于斯隐瞒自己的身份,可是他的诚实却被人误解 。由于马里于斯陈旧的“道德观”和让·瓦尔让内心对自己作为苦役犯身份的自卑,他在自己昏暗的小屋里苟延残喘地度过了临死前的一段日子 。这不公平!一个用尽一生去行善的老人不应该遭到这等对待,如果说因为他是苦役犯,天主要惩罚他,让他在痛苦中死去,这不合理 。因为让·瓦尔让在遇见米里埃尔先生后,已经用善去赎回自己的恶了 。
或许,作者这样安排是出于对这个社会的绝望,只要法治不公仍然存在,这种悲惨的命运仍然错在 。
社会是如此的残忍和不公!天主在面对受苦受难的众生也有打瞌睡的时候 。就算让·瓦尔让成为品德高尚的市长先生,依然摆脱不了被法制力量追捕的厄运 。从滨海蒙特勒伊到戈尔博破屋,沙威几乎无处不在 。但是,作者同时又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与期待:他最终得到了马里于斯的谅解,幸福地死在这对年轻人的怀里;沙威被感化了,放走了让·瓦尔让,但是,一直深信不疑的法律在他心中崩溃了,他只得在塞纳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临死前对改进勤务提出了几点建议——他也开始关心一切下层人士的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