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如何写?( 三 )


5、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 , 学习没有积极性;
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 。如学习活动只有在老师或组长安排、督促下 , 才勉强去完成 。
6、面对电脑 , 学困生表现为动手能力弱 , 畏手畏脚 , 甚至惧怕电脑 , 不敢入手 。
7、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边缘化 , 如在动手实践中默默无动――不动手;
在独立探索中默默无思――不动脑;在合作交流中默默无闻――不倾听 , 默默无声――不发言 。
8、学困生没有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有效方式是“自主探索 , 自主发现”;
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在学习进程中 , 学困生表现为不愿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 , 不想自主发现 , 自主探究 , 等待着教师或同学给出答案 , 给出结论 。对于学困生来说:关注的更多的是信息技术任务完成 , 而非任务完成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做的是记忆与模仿 , 他们习惯于机械训练 。
二、改进的建议
1、让信息技术教学成为“伙伴教学”
具体做法是:对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 挑选出那些学习成绩好、学有余力、工作能力强的学生 , 本着自愿的原则 , 由他们作为教师的小助手 , 即学困生的“伙伴教师” 。
2、把信息技术教学实验“分层”
“分层教学”是一种在班级制授课条件下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 , 它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 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 。这一策略的正确实施 , 势必有利于新课标中“关注全体学生”教育理念的落实 。“更新教学观念 , 变革教学模式 , 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 , 对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 关注学习中的“学困生”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出发 , 特别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 。对于“学困生” , 教学目标不要求太高 , 内容的容量也要相应减少 。合理安排课程 , 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允许学生选择 , 让“学困生”乐于学且学得会 。注重学生的小组学习形式 , 合理安排优差生的结对互助 , 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群体势 , 以强带弱 , 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 帮助“学困生”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