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的作文500字怎么写?( 五 )


预赛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师带队,10多个初选上的同学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奔向比赛的游泳场,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后一位同学的自行车后架上同行 。待到达预赛场地时,周老师发现了他,便笑着对他说:你既然来了,也就试试看吧!结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汉口的预选赛中获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两个第一名,而其他同学都名落孙山 。接下来,袁隆平又夺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 。回母校时,袁隆平受到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校门口把他抬起来,使劲地往上抛了多次 。
这件事给予袁隆平很多启迪:凡符合实际的“不服气”思想,不一定是消极因素,有时可以变成积极因素 。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催他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去争取胜利 。也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在他科研实验中遇到更大困难时,总是给他精神力量,促使他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攀登高峰!
3、立志学农
高中毕业以后,报考哪一所大学呢?这个问题成了袁隆平全家争论的焦点 。当时,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的父亲袁兴烈希望袁隆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 。
19岁的袁隆平,已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 。他想:第一,父亲要自己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是希望自己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对此,袁隆平毫无兴趣 。第二,想赴重庆求学 。抗日时期的“陪都文化”,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8个春秋的山城生活,使他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三,在小学阶段,一次参观园艺场时,他对生气勃勃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春华秋实的变化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想到这些,他直截了当地对父母亲说:“还是让我报考农学院吧!”
善良的母亲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隆平,爸爸的意见你还要认真考虑 。当然最后还得由你自己作主!”颇具民主思想的父亲,熟悉隆平的个性,既然儿子立志学农,他也不好再提反对意见了 。袁隆平就这样义无返顾地报考并考取了四川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
4、服从分配
1953年夏,4年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袁隆平和其他同学一样,面临着毕业分配的选择 。
7月下旬,学校在礼堂举行分配动员大会,向毕业生发出号召:服从统一分配,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袁隆平和每一个毕业生一样,面临着一场考验,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希望自己能留在重庆搞科研工作 。但是,祖国急需大批有专业知识的知识分子到基层去,到农村去推广农业技术,急需大批有专业知识的青年奔赴教学岗位,教书育人,把知识传播给一代又一代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