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诵读》有感怎么写?( 五 )



读《经典诵读》有感怎么写?


读诗词能净化人的心灵,记古文能教人怎样做一个品格优良的人 。因此我们学校也要求我们读记《经典诵读》,不但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而且还可以增长我们的阅读量,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吗?
读了这么长时间的《经典诵读》,我最喜欢的一句论语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意思是:有一天,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你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礼貌,那么,不论谁都是自己的兄弟 。你为什么要烦恼自己没有兄弟呢?”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自己表现的十分谦卑恭敬有礼貌,大家一定都会接纳你的;但是自己如果摆出一副骄傲自大,对别人不屑一顾的样子,肯定没有人会理睬自己,更别说是接纳,甚至会讨厌自己 。
【读《经典诵读》有感怎么写?】朋友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而不是在旁边落井下石,一味的冷嘲热讽 。这样的人谁会接纳你?谁会欣赏你?反而对人宽厚热忱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
看了《经典诵读》,我从中学会了许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尊重,你尊重别人一分,别人就会还敬你十分,只要你宽厚仁慈就能得到民心,只要你真心实意就会得到别人的重用,勤劳机敏就会取得工作上的成就 。所以,我以后还要读更多的《诵读经典》,看更深奥的古文诗词,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盈 。
既然看《经典诵读》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为什么不多看几遍,多学点知识,你们说对吗?

读《经典诵读》有感怎么写?


《经典诵读》是一本老少皆宜的书籍,作为小学生的我认真地读了这本书 。
一个人要有礼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该有 。作为道德规范的礼,不仅是约束自身行为的规范 。原则,在我看来,一个人是否有礼,不在于他是否恪守本分,不去冒犯他人,而在于他是否对他人恭谨谦让,互相尊重 。就像《荀子 。臣道》中所说,“仁者必敬人 。凡人非贤,则案不肖也 。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 。我认为仁德之人必定是懂得尊重他人的 。在面对他人之时,其品德有高下之分,而无论面对哪种人,都应该尊重他的人格 。只不过尊重的态度有所区别罢了 。
做人,也应该讲究诚实忠信 。“烽火戏诸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如果周幽王没有多次无故点燃烽火,从而失去了诸侯的信任,他也不会惨死于戎人之手 。所以诚信是宝贵的,你可以欺骗一个人一次两次,但是你不能再欺骗他第三次,因为你失去了他的信任,他不会再相信你了 。比如你今天作业没做,告诉老师同学你忘带了,大家会相信你 。当你作业又没完成的时候,你再次告诉大家一个虚假的理由时,大家可能会再相信你一次 。当你又一次没有完成作业时,大家可能会选择再相信你一次 。但是但你第四次第五次甚至第六次再欺骗大家的时候,是不会有人再相信你了的 。因为你一次又一次欺骗大家,早在众人面前失了诚信,你的话已经没有可信度了,所以,当你在欺骗大家时,已不会再有人相信你,原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