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9月最新暑期社会实践报告怎么写?( 四 )


1、高温系列采访
才来了一天,也还不认识什么老师,带我的老师又常年不在办公室 。史老看我们有点小空,于是,让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去外面采访一下高温下的务工人员 。我们在九莲社区门口发现了一个缝衣服的阿姨和两兄弟的修鞋铺 。一翻生疏的招呼后,就开始和他们聊了起来,虽然他们都不愿意多讲,更不愿意我们把他们写到报纸上去,但最后也勉强地了解到了我们需要的信息 。回来努力写稿,直到下午一点多才记得还没吃饭 。
2、稿件不能发
夏老师常跟我说:“自己去找找有什么好写的,然后发到我邮箱 。”由于我还没有自己的消息网,所以,我经常去找还没被发掘过的消息 。突然被我发现了有关移动集团彩铃的帖子——“我的彩铃都被和谐了!”心想着终于找到可写的了,于是我打电话去了移动的人工服务台,以办业务为由取得了一些信息,也写了一篇稿子,心里很喜 。第二天,夏老师就来办公室说这篇稿子不能发,因为报社的领导和移动的老板关系很好 。这样的理由我很无语,不得不接受,也算是一种体会 。
3、电话采访
电话采访是采访中经常会用到的,而最经常用的号码就是114查询台 。在这期间,我电话采访过游泳池的水质检查、救救白血病小孩和康师傅“自来水事件” 。电话采访最容易吃闭门羹,打过去不接或者告诉你应该找哪个部门,采用迂回战术是常常碰见的 。“康师傅”的事件我不知道打了多少电话去各个公司,思想汇报专题比如统一,都只有“嘟嘟”的声音,看来还是要平衡下自己的情绪 。
4、实习生出差
据说,我们报社实习生是不能出差的,而我却偷偷地去了,还是代表整个报社,说来心里也挺慌的 。我们报社和杭州电台、电视台联合主办了一个“和谐中秋”的活动,主要是在全省评选最感动的外来务工人员 。夏老师突然有事,我战战兢兢地一个人去了,什么都不知道的小菜鸟,就这样跟着他们一行人去了台州和温州,跟着采访了三个人,一切还算顺利 。这种处在初级阶段的人,还是在旁边多学习老师们才是对的 。
经过这四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一些在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 。怎么跟不同的人相处,怎么跟不同身份的人说话,怎样处理突发的状况 。还有一些是我将要学的知识,比如摄影和新闻写作,这些我都在实践中提早得到了锻炼 。社会实践是验证实力的“试金石” 。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的大舞台,我才真正体验到自身知识的欠缺,能力的有限 。任何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密切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行不行,实践中看!
通过实习,我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了锻炼,并且对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新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