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如何写?( 二 )


为什么唐僧不能辨出哪个是他朝夕相处的徒儿呢?问题可能出在彼此朝夕相处感情亲切相依为命上 。观音心心念念栽培悟空,地藏菩萨与悟空私交不浅,他们都有所偏向,有所顾忌,生怕认错了害了真悟空,也就影响了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力 。如来能分辨清楚,毫不含糊,可是如来不是人,他是佛,无爱无憎,不存在感情亲疏的问题 。人不可能做到如此,活着的人就要食人间烟火,就要有七情六欲,认知上会出现偏差,判断事物就不能无所顾忌 。以《韩非子》里“智子疑邻”这个故事为例,同样是正确的预见,那个富人心里已经认定邻人是贼,却根本不怀疑儿子是不是监守自盗,只是一味地认为儿子聪明 。仅仅因为儿子是儿子,在情感上已经先入为主 。面对与自己亲近的人,总是往对其有利的方面推想,当然也根本不愿意相信对方是不是有可能作出对自己不利的事 。于是在同等条件下,感情亲密一些的便自然而然占了上风,疏远一些的便处于劣势,这大概是很多人的共性吧 。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如何写?


今日,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 。它描述了一个很趣味的故事 。
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遇见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奋力保护师父和师弟们,把很多妖怪都一一杀死,可是却也经常被唐僧指责,还时不时地赶他回花果山的老家 。这一次悟空又是被唐僧念了紧箍咒而赶走他 。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向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 。真假美猴王一向厮打到灵山,要让如来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 。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唐僧师徒四人在战胜了六耳猕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 。
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唐僧太不相信孙悟空了,而对妖怪们却心怀慈悲,导致了孙悟空经常被冤枉 。可是我很敬佩孙悟空,他对师父的忠心永远不变 。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如何写?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含众多故事 。今日,我写的就是其中一篇,名曰“真假美猴王” 。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一伙强盗,孙悟空因两次杀死强盗而惹怒唐僧,被赶回花果山,那猴子寻思回去会被笑,想回到唐僧身边,却又被赶走,只得向观音菩萨诉苦 。另一边,唐僧被六耳猕猴打昏,抢走包裹,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敌可是,向观音菩萨求助,撞见孙悟空,向菩萨问明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真假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二人实力旗鼓相当,为查明真相,二人依次找到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龙王、阎王,都无法辨别 。阎王的一名手下提议他们去找如来,方得真相 。如来一句点破六耳猕猴的本相,六耳猕猴最终惨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 。经过观音菩萨的劝阻,孙悟空与唐僧冰释前嫌,师徒二人和好如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