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怎么写?( 四 )


余秋雨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序言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 。
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 。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兼有人生阅历和思考水平的人,一般就不谈人生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大多数智者躲避这个问题,是因为领悟到自己缺少谈论的资格 。再大的专家也不能说自己是人生领域的专家 。——越有教养越明白这些道理,因此就越少谈论 。
那么,谁有资格谈论人生呢?余秋雨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认为大家都在等这样的一个人:“他不太重要,不必在临终之时承担大多的外界使命;他应该很智慧,有能力在生命的绝壁上居高临下地来俯视众生;他应该很了解世俗社会,可以使自己的最终评判产生广泛的针对性;他,我硬着心肠说,临终前最好不要有太多子女围绕,使他有可能系统有序他说完自己想说的话,就像一个教师在课堂里一样——那么对了,这位老人最好是教师,即便在弥留之际也保留着表述能力,听讲者,最好是他过去的学生……”这样说来,莫里确实是非常适合的 。莫里自己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与他的学生相约 。
这是一堂关于爱的教育课 。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自然、爱身边的一切,是莫里给我最深的感受 。莫里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他说,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 。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 。尽管莫里病魔缠身,但当他们父子三人坐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有瀑布般的感情宣泄,亲吻,打趣,相拥在床边,几只手握在一块 。莫里认为:如果没有家庭,人们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根基 。我得病后对这一点更有体会 。如果你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支持、爱抚、照顾和关心,你拥有的东西便少得可怜 。爱是至高无上的,正如我们的大诗人奥登说的那样,“相爱或者死亡 。”莫里对大自然的爱,读了让人心动:“我注意到了树上的变化,风的大小 。我似乎能看见时间在窗台上流逝 。这是因为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它时那样强烈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莫里也有自己的看法: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慵慵的 。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的意义的价值观 。我们过多地追求物质需要,可它们并不能使我们满足 。我们忽视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的关系,我们忽视了周围的世界 。“爱会赢 。爱永远是胜者 。”“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