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1200字怎么写?( 五 )


以前和朋友闲聊的时候会提及子欲养而亲不待,没想到一语成谶,也许真的是只有经历过,感受过,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才会去做出改变吧 。现在所能弥补的,只能是多打电话陪陪母亲聊天,督促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走路健身活动筋骨,每年做好健康体检和高危疾病的筛查 。家人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吧 。

《相约星期二》的读后感1200字怎么写?


《相约星期二》是一本由美国人米奇·阿尔姆讲述一位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的哲理书 。社会学教授莫里·施瓦茨患了卢·格里克氏不治之症,患病后莫里老人偶遇从事采访人员工作的学生米奇,于是师生二人相约每周星期二谈论人生感悟,老人的葬礼成为了最后的一课 。
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莫里老人以一种正在经历死亡的体验对衰老、疾病、死亡这样诠释道:“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了它,哪还会有幸福?”“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 。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 。”面对生活,我们应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接受我们所不能改变的 。当莫里老人几乎丧失自理能力,不能再跳舞、游泳、洗澡、行走,连上厕所都需要人帮助,自己的隐私迫不得已暴露在外人面前时,这情景让人顿生怜悯之心,但老人却表现出一种神奇的宁静 。他会把这一切当作一种享受,会闭上眼睛陶醉其中,仿佛重新回到了婴儿期 。豁达、平和、顺其自然,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心境,真正做到“与生活讲和” 。
在星期二的人生课程中,老人反复涉及的另一主题是“爱” 。人人都需要爱,爱既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也包括对不熟知的人与事物的博爱之情 。总之,爱永远是艺术和生活中的主旋律 。“钱无法替代温情,权力也无法替代温情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们不断地施加爱,创造爱时,我们将活着,活在所有我们关怀过,抚慰过的人们的心中 。莫里老人尽管处于生命的边缘,却依旧坚持收听广播,关爱他人,为他人的不幸遭遇怜悯、落泪;同时老人向听众展示自己的生死观,鼓励着很多和病痛作斗争的人们 。
一切生活中的遗憾与悔恨,都将在老人爱的心田中化解,莫里老人“与生活讲和”,笑对生活,快乐地活着,哪怕只剩下一分一秒 。即使他在治疗中,让学生米奇把他肺部的毒物拍打出来,老人也不忘幽默一下,“我……早就知道……你想……打我…… 。”米奇道:“谁叫你在大学二年级时给我一个B!”再来一下重的!老人道:“嗯?我……什么时候……给过你……B?”这种孩童似的纯真,这种智慧的幽默,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与老人平静、健康的心态是密不可分的 。老人随和、自如的表现让人早已将死亡抛到九霄云外,而且老人依旧没忘记自己想做的事、想过的生活 。生活中没有“来不及”这个词 。他直到说再见的那一天还在改变自己 。当他参加了一个人的葬礼,听到其家人对逝者的悼词时,他觉得太可惜了,人已经死了,听不到家人的那番肺腑之言,他毅然决定给自己办一个“活人葬礼” 。当他听到家人的真情表白时,泪水与欢笑夹杂其间,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