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生实习报告怎么写?( 四 )


1)蜂窝 。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漏振、漏浆 。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 。中途停歇后再浇捣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 。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砂浆,才能使接缝严密,防止侧板吊脚 。2)露筋 。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或垫块脱落 。预防措施: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 。
3)麻面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 。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润湿 。
4)孔洞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粱柱接头)应分次下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
5)缝隙及夹渣 。产生原因:施工缝未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砂,木屑 。
6)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7)缺棱掉角 。产生的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 。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8)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的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较大的粱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2)混凝土缺陷的处理
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平 。
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孔洞处理 。
孔洞:凿去松软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先涂纯水泥浆,再用比厚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捣 。如孔洞较深,可用压力灌浆法 。
裂缝:视裂缝宽度,深度不同,一般将表面凿成V型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
所以在建筑施工时我们谨慎的处理这些事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
这些问题都是在建筑施工时要注意的,在施工时采用何种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还有混泥土的早期保养 。
七、实习体会
走得最快的总是时间,来不及感叹,大学生活已近尾声,两年来的努力及付出,随着本次实习报告的完成,将要划下完美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