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如何写?( 三 )


感谢《傅雷家书》在我最懵懂的时期给我上了最好的一课 。

读傅雷家书有感如何写?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而一对父子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 。
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家书时因距离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和丝丝的甜蜜 。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 。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 。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 。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 。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
《傅雷家书》是一个父亲在循循善诱,读来很亲切,既饱含了对儿子的深情,也有着父亲独有的不可抗拒的威严 。
读《傅雷家书》,感受的是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 。父子之间的感情因为艺术的崇高而得以升华,成为一份取之不尽的人类精神的养料 。

读傅雷家书有感如何写?


读完这本书后,心中似乎只留下一种感觉,那便是温暖———导言
记得初开启这本家书时,心中还并不是十分期待,因为想想只是家书,除了父母的唠唠叨叨,还能有什么呢?但是,之后,我很快否定了我幼稚的想法 。
在保存仅少的傅聪家信中,我可以看见他的成长,,从一名上台表演忐忑不安、情绪化的钢琴家,晋升为初露锋芒的音乐家,转变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最后便成为了一个活得有价值的人 。这一过程,我们见证并感悟着,正如傅聪父母教育他的信条一般;“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他做到了,他通过自己无数次的努力做到了,不是吗?
其实,在这本书中,每一篇家书都有一段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去铭记,所以,我既不想错过任何一段,也不愿显得过分啰嗦,思索之下,我决定来分享一下较我而言印象比较深刻的几段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