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笺事》经典读后感有感
文章图片

《笺事》是一本由薛冰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笺事》读后感(一):一点杂感
很久没有读《笺事》这类书了 。以花笺这种风雅的,非日常用品的小物件为主题,倒是能很快把人从朝九晚五的都市生活中剥离出来,进入一个远离现实的雅趣世界,了解很多全新的知识 。书中展示的各类花笺,颜色、图案、工艺都各不相同,已经十分丰富,而看文字介绍,没有出现配图的花笺种类更是不可胜计,没能在书中得见,真是有些遗憾 。
我最喜欢的是《北平笺谱》中的一幅,素雅的靛蓝色细笔勾勒出鸟栖花枝的图案,一旁还题着“卷帘花露浓”一句,整张笺纸清淡得有点寂寥,倒是与此时的北京冬日景致很是相合 。然而照作者所言,到鲁迅先生和郑振铎先生合力选印《北平笺谱》,重刻《十竹斋笺谱》,已是花笺时代的最后辉煌了 。读了这句,再回头看这幅清淡的鸟栖花枝的花笺,确实显得更寂寥了 。
时代洪流巨变中,文明都可以彻底湮灭,王朝都可以瞬间倾覆,何况小小一枚花笺 。但读完全书,了解花笺的历史流变后,倒是对花笺的“灭亡”没有那么感伤:
直到明中叶,笺纸的制作还比较朴素,文人们抱怨“今世苦无佳纸”,也只是小范围的凡尔赛式感伤,花笺这类风雅的东西,与普罗大众是无关的;到了明末,种种花笺争奇斗艳,制作技艺也算是达到了顶峰,好在明清易代,花笺技艺没毁,社会渐渐安定后,花笺又迎来了新的小辉煌,直到列强入侵 。西方新式印刷技术和机器来了,花笺彻底失去了实用功能,只能束之高阁变为单纯的审美对象 。从这时候开始,人们使用的信笺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设计简洁、风格朴实,一看就是用来工作的,“美”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实用”为佳 。这似乎是花笺的失败,在我看来却是平民的胜利,更普通却更实用的工业化制品,带来更廉价更便捷的信息传播方式,令更多人得以受益 。
还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到了万历中年,花笺“稍尚鲜华”,“至中、晚而称盛”,到了天宝、崇祯年间“而愈盛矣” 。此时,社会需求令行业发展,行业倒是繁盛了,大明朝却要亡了 。为什么在大厦将倾之际,人们对于花笺的热情却如此高涨呢?
我又想到了一件无关之事,忘了是从网上看来的段子还是新闻:一名学习博主没有考上高中,有评论说真的学霸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想怎么把笔记写得好看,调什么滤镜上 。
如果人过分执着于外物,反而会忘了最重要的追求应该是什么,心为形役,被形形色色的身外之物困住,将人生的目标依附在实物之上,局限在世俗的功利目标之中 。无论精美的花笺也好,还是一张草纸也罢,本都是为了寄语言情而发明,说到底都只是载体罢了,如果是胡言乱语,即使写在金箔上也不会增添丝毫价值,但若是金玉良言传世佳作,难道写在破纸残章之上,就会被人弃如敝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