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班级管理发言稿怎么写?

作为班主任,我已经在第一线的工作岗位上坚守五年了 。这五年里,我接手了四个班 。回想起和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详细思考班级管理中出现的情况,我感觉在班级工作中,有几点原则性的要求非常重要 。
一、以情系情,攻心为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领导,是班级发展方向的控制者、班级管理方针的制定者 。而班主任的班级发展思想能否被学生们接受,直接影响着班风班貌,影响着学生的干劲,影响着班级的稳定与和谐 。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班级管理思想要经过班主任极富说理性、煽动性的口头表达宣传给整体学生,要经过班主任耐心细致的、饱含深情地辟讲给个别学生 。“情理”二字,天下皆同 。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的心灵向班主任靠拢,使他们愿意交流,感情上贴近班主任 。这样做的效果是,学生在情感上愿意亲近班主任,有事能在第一时间里告诉班主任 。对班主任来说,则体会到了被信任的感觉,增强了工作热情和成就感 。
二、“惩罚”要由上级来实施
情感上的师生相通,为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师生之间亦如父母和孩子之间一样存在着隔阂 。特别是初高中时期的孩子们,好奇、心理变化快,对事物的接受速度快,但同时他们对于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有一种自然的抗力 。如家长和老师对这种抗力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不当,则会造成孩子的“叛逆”,拉大师生间的距离 。纪律是师生校园活动的行为准则,道德是师生校园活动的底线 。但初高中学生正处在行为习惯的形成期,错误是难免的 。在承认纪律存在的必然性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学生的特点,更应正确看待和处理纪律和错误对学生造成的压力 。学生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这是每一个班级工作者必须强调的 。接受惩罚是学生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 。但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只针对学生身上发生的重大错误或失误 。班主任在此时要做的是思想工作,疏通或扭转学生认识,而惩罚则要由上级部门来完成 。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学生和班主任站在一起 。这是师生情感相通的一个外在表现 。它能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有利于班主任稳定和学生成长 。反之,惩罚特别是学生思想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的惩罚,则会在师生隔阂的基础上拉大师生间的距离,甚至把学生推向老师的对立面,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不信任感,这对于班级管理是相当危险的信号 。
三、巧用舆论,营造氛围,促进发展舆论,体现一个班级的风貌 。
它是一个重要工具 。运用得当,则会使班级工作事半功倍 。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大多都是在初中生活的后半期因种种原因产生了厌学情绪,有的甚至和老师、学校产生了严重的对抗心理 。这种情绪和心理,如被带进高中生活则会对班级管理、学生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如果一味地用纪律约束,则把更多的学生推向老师的对立面 。而舆论则会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所以,班级的正确舆论导向尤其重要,毕竟,人心是思进的 。作为班主任,在这时要发挥“演讲家”的才能 。讲高中生活与初中生活的区别,讲二者毕业后的不同选择、面临的不同现实;讲作为艺术生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说小事不讲大事,讲实不论空 。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树立信心,扫清障碍 。要巧借舆论引导和约束学生 。班干部是老师的传声筒 。有些信息通过班干部传到学生耳中和老师当面说给学生是不一样的效果 。同样,一般学生和班干部的声音对同一个学生来说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作为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这其中的微妙差异 。例如,对于和老师有严重对抗心理的学生可借用其好友或其比较信任的人把班主任的看法传递过去 。这样的规劝效果往往要好于直接面对面的谈话 。再如,有时在和学生谈话时,班主任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一两句话,或许并不是针对该学生的,但都会让他反思自己的行为,或者他会把你的这些话对号入座地加在某些同学身上 。他会把这些话传递过去 。从而起到班主任想要达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