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怎么写?(12)


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 , 每送完一级学生 , 心中总有些许的遗憾:比如书写不规范 , 错别字严重 , 写作训练不系统、没有引导孩子多读点书等等 , 每逢这时 , 自己就暗暗下决心 , 再送一级学生一定要弥补这些不足 , 而每次又都事与愿违 。这是为什么?究其原因 , 措施可操作性不强 , 很难坚持下去 , 久而久之 , 又归于原状 。比如说改正学生写错别字、读错音这一习惯 , 单靠老师强调、测试时反馈远远不够 。要把这一点贯穿于每一堂课 , 每一个语文活动、每一次语文作业 , 一年、两年学生才会形成习惯 。特别是在初一这一年 , 培养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相当重要 。为纠正学生写错字读错音的不良习惯 , 我让同学们带词典 , 一遇到拿不准的读音或多音字 , 就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 并及时积累下来 , 貌似费时间 , 其实不然 , 我给学生说 , 彻底消灭一个个拦路虎 , 我们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畅通无阻;除此之外 , 就是建立集默写、纠错、书法练习于一身的田子格练习本 , 让学生养成背准、写准、写好的习惯;再一点就是在课堂上老师要抓实 。滥竽充数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 大家知道 , 齐宣王喜欢听合奏 , 于是南郭先生拿高薪 , 吃美餐 , 一混就是好几年 。可齐宣王死后 , 齐湣(mǐn)王当了国君 。这个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 , 但是 , 不爱听合奏 。他让乐师挨个儿独奏给他听 。这一来 , 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 , 就悄悄地卷起铺盖溜了 。这则故事很受用于我们老师 , 在课堂上 , 我们是不是应该学学齐湣王 , 让滥竽充数的人少一些 , 甚至杜绝这一现象 , 所以 , 读课文也好、回答问题也好 , 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站起来回答 , 让错误无容身之处 。另外 , 注重与学生之间培养默契的感觉 , 其实就是让学生熟悉你的教学思路 , 熟悉学科学习的规律、知道什么时候干什么事 。比如早自习 , 不用你布置任务 , 课代表就知道干什么 , 并及时写到黑板上 , 大家有序的进行背诵、默写、反馈 。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 学生又养成了习惯 。
第二点 , 我觉得教学的计划性要加强 。不只是每学期的计划 , 还要着眼于三年乃至更长远的计划 。就写作来说吧 ,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长于概述 , 而疏于细节描写;喜欢从大处落笔 , 忽视生活细微处 。有的学生甚至倾心与散文或议论性、哲理性很强的文章 , 却在写作中丢失了主题 。曾经有个学生说:“老师 , 我看高考作文没有写记叙文的 , 都是散文或议论文 。”这话不无道理 , 但是做老师的要明白 , 初中写好记叙文这是重中之重 , 在初一学会记叙、描写就好比人学会走路;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 , 初二侧重于抒情的指导;初三适当加强议论的引导 , 就好比人学会了跑步;到了高中学生有了自己深刻而独到的思想 , 那么就好比人学会了飞 。那三年的作文指导规划自然而然就了然于胸了 。我们语文老师很累 , 累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写作训练 , 不只要指导 , 还要批阅 , 学生也很累 , 不只写作文 , 还要写随笔 。一周三篇随笔 , 隔周一篇作文 , 花费了我们师生多少时间与心血 , 可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 , 所以 , 我们要改变这种费力不讨好的现状 。那就是静下心来 , 精雕细琢 。一篇作文 , 从创设情境、写作指导到评改到赏析 , 再到二次作文 , 直至学生自己感到满意为止 。不在练得多 , 要讲究练的精 。此外 , 利用好课本 , 今学期 , 我们备课组达成共识 , 只要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感兴趣、在写作方面借鉴性强的文章都与学生细细研读 , 不管是不是讲读课文 , 让学生仿些、借鉴着写 , 效果还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