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怎么写?( 五 )


其次,在课下,我们去听了一些语文老师的课,老师们也传授了一些经验给我们 。比如说,授课知识面的涵盖要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表达的准确性,知识点的条理性等等 。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是教历史的朱老师,这位朱老师,教了很多年语文以后,由于师资的问题,又教起了历史,在我们佩服其知识面的同时,更多的是被他的治学态度所感染 。他讲了许多他对于一些名著的看法,不仅有理有据,而且观点新颖 。就《红楼梦》来说,他就提出用方言解读的观点,他说,他看红楼梦,在翻了数十遍之后,每天打开书,不管翻到哪里,就从那里看下去,就这样一直反复着 。我们就这样被他感动了,为他读书的态度,为他教学的态度,更为他那一片真挚之心 。
最后,针对我们的调研活动,我们采访了校长和一些老师 。由于我们调研的题目是关于新课标改革的 。在与校长和老师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很宝贵的资料 。除此以外,我们更加体会到了做教育的困难和做人的困难 。
总之,这次三下乡我受益良多,知道了很多,也了解了很多 。路还很长,生活在继续,我也在继续……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怎么写?


下乡回来后,仍沉浸在初为人师的新鲜和喜悦中时,遇上同学聚会,不巧就有人提议千万不要当老师,总不想如此平凡和辛苦地过完一生,一辈子都永远没办法逃离与书有关的生活,
。其实这些想法早已根深蒂固了,只是九天的支教生活却给了我更大的思考空间,它印证了教师职业所必然面对的问题,是枯燥、是辛苦、是平凡,甚至消磨一个人的热情,摧残一个人的嗓子,也担心受怕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却让你措手不及……但是,这九天以前,我从来没有像现在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人性的力量,尤其更加明确了作为教师,一种基本的职业它的职责所在,道德修养、学识涵养本身于它无所谓伟大高尚和清高,而是一种基本的义务,远远超越了个人价值观的取舍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乡前有事耽搁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没看清自己支教的第一天就已有课了 。原本想好好讲一门语文阅读导引课程,计划从一份精心挑选的材料中折射出多方面的语文学习方法以及写作方法,乃至把握生活中的灵感,想把自己的思想以及认识知会给孩子们 。但是出发前的空洞以及第一天的紧凑已经宣告了我的失败 。没有材料的支撑和充分的例子,注定任何理论都是空洞的 。在事实的面前,我既不博览群书,胸中也无信手拈来的材料,离开了现成的材料,我的知识储备少得可怜,作为中文人真是莫大的悲哀 。失落中改变了所有的计划,把语文课都改成了音乐课 。每晚当别人在埋头备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在树底下听歌,无尽的失望和失落 。有两个孩子见了我说:“这个是唱歌老师!”我想我不能只是唱歌,尽管它是那样地轻松和愉快!后来就准备了一门英语诗歌学习的课程,通过自己临时总结的一招“偷师法”,教了孩子们一种学习英语的方法,才像是真正上了一门课,听到了他们说开始有一种“感觉”,我心里第一次有了安慰,也只有这节课是完完整整地融合我真正的心得和初衷,九天以来第一次哭是为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