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没有女性读后感100字( 六 )


里面有太多精彩的故事,除了被这些故事吸引之外,还好像通过这本书认识了很多有血有肉的人 。拉回到自己,当下,碰见有血有肉的人真不容易啊!你可能见到很多人,但大部分人,他们开口讲话的时候,好像不是人在讲话,而是像一种机器在发声 。有的时候我有种错觉,对面那个不是人,是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说大了,可以说是一种大众腔、一种流行的思维模式在说话,没有特点、没有自我、更没有故事 。特点是小,起码你跟别人要有区分,自我是主见,要有内涵,故事就是最私人化的了,不能奢求 。所以,作者介绍了这么多说自己故事的人,就像为你打开了一颗颗心,让你觉得,他们比真实世界的人还要让人亲近 。就连讲述者口中的人,只是敌人,也不是坏人 。国与国之间有仇,人和人之间无干 。书里提到,那些被俘的德国士兵,看上去也是很英俊,很纯真的小伙子 。我喜欢书里的每个人,远远胜过现实的人 。
历史色彩方面,我就不知如何评论了 。了解过苏联政权建立、内部大清洗、斯大林兵临城下时的阅兵之后,再来看,就知道苏联人民为何能胜利 。可苏联的胜利,对于人来说又能意味多少呢?杀过人了,断过腿了,不敢再看鲜红色了,不敢再提战争了 。赢得勋章了,被放逐了 。大数据赢了,小数据经历了什么,谁会在乎呢?
《战争中没有女性》读后感(七):她们,战争,她们
或许有不少人还不知道,抗日战争时期,国内曾发生过女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女知识青年要求上前线,支援抗战士兵 。除了救国图存,她们还有一个诉求:她们认为,上战场才能让男性正视我们女性,而想要争取男女平等(社会地位),必须要上战场 。所以当时的社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认为女子应该守在家里而不抛头露面,不应去承担打仗这种男子活儿,认为女子的力量根本比不过男子,即使上了战场也起不到有益的作用 。另一方面,当时国家为了鼓励国内女子自愿从军,还以“苏联劳动妇人成为苏联政治与社会有力的后盾”作为女性学习的典范 。
那么,苏联的劳动妇人是怎样的形象?别忘了,抗日战争放置当时的全世界,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中一个重要战争(战场),也就是说,当时中国妇女的学习榜样,苏联妇女,同样处于战争之中 。立足今日去回顾历史其实很容易,所以我们去看待被发掘出来的战时女性,都不难评定她们曾起到的特殊作用与历史意义 。但我们同时轻易地忽略了战争对于她们的影响,生理性的去性别化 。最经典的一句是“不爱女红爱武装”,正如吕宁思在《战争中没有女性》译后记提到:
所以《战争中没有女性》的“战争中没有女性”(请原谅此处的套娃)颇有深意 。在战场上确实“没有”常规的女性形象,它也不可能去顾忌女性生理上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表达了过去曾有一段时间,女性在战场中的贡献不被主流历史叙事所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