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优秀读后感如何写?( 四 )

《菜根谭》优秀读后感如何写?


现在,对饭馆里的饮食自己有一种体会,不论是上点档次的酒店,还是普通的饭馆,食物的味道,吃的时候可能还觉得不错,吃完了,往往胃里或身体有感觉、不舒服,因为饭菜里用了不少的调味品,我们吃的不是食物而是调料 。
相比而言,家里做的粗茶淡饭、少盐少油,也许吃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感觉,吃后却觉得浑身舒服,身心满足 。
从营养的'角度说,味道只是满足了口舌的需要,胃和身体真正需要的只是营养,而大鱼大肉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浓郁的味道则来自过多的添加剂,都对身体无益 。
所以,最难品味的味道不是酸甜苦辣鲜,而是淡味,能吃得淡味的口舌是敏感的、身心是舒畅的 。至于什么人才是最厉害的人,我们必须得见过很多人、体会过很多人给我们的感受后,才会有自己的答案 。都说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也有俗语说:师父不作怪、没有徒弟爱,都是在说一个道理,一般人会喜欢追捧那些神奇卓异的人,而且我们看着那些财富、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确是器宇轩昂、自带气场、非同凡响;而更多的人出于闯社会的需要,也常常会把自己包装得特别一点 。
那怎么理解“至人只是常”呢?依我个人比较浅薄的见识,见过一些财富、身份、地位很高的人,给人的感觉却像普通人一般平易、平常,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安静、平淡 。没有谈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他们平淡得像普通人;而一旦谈起事业,我所感受到的是他们济世利民的胸怀、非一般人想象的视野 。
记得自己曾听一位法师在一个不大的场所讲经,他出现的时候,自己感觉身心沉浸在一种平静和慈悲之中 。我想这就是类似“至人是常”的一种体现吧 。
俗语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又讲,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 。现在社会越来越貌相一个人了,而如果我们真的有机缘遇到高人,也得有一双慧眼才能真正认识 。我的结论是既然慧眼一时半会我们还不能具备,那就不能轻视我们遇到的每个人 。现代鸡汤也会说,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 。

《菜根谭》优秀读后感如何写?


我第一次看《菜根谭》是在十年前,那时太年轻,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很多东西都是囫囵吞枣 。而今已是而立之年,有了一些人生经验,便更能理解书中的至理名言了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 。书里阐述了为人处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资料 。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构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 。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