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自然风光的导游词怎么写?( 九 )


北普陀山拥有奇特壮观的山峦;千姿百态的峰石;翠柏菩提掩映的山泉;古树悬挂的峭壁 。名峰、古刹、摩崖移步即景 , 佳景天成 。春可听莺啼鸟语 , 夏可闻蝉鸣桑林 , 秋可睹栌红霜染 , 冬可观石堂松雪 。四时景致 , 异彩缤纷 , 胜如巧笑顾盼焉 。九大景区共有五十多处景观 , 其云、石、水、洞、林、花、鱼、鸟浑然一体 , 雄、险、奇、幽、动、静、美、妙交相生辉 。实为洞天福地 , 人间胜境 。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 , 辽宁五十佳景之大观 。锦州北普陀山四季美景愿各位朋友玩的开心!篇3:普陀山导游词09导游班——浙江省普陀山导游词
【普陀山概况】
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93平方公里 , 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 。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 , 形似苍龙卧海 。2007年5月8日 , 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海上有仙山 , 山在虚无缥渺间” 。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 , 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 。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 , 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 。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 , 有梵僧来谒潮音洞 , 感应观音化身 , 为说妙法 , 灵迹始著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 , 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 , 舟至莲花洋 , 触礁 , 以为观音不肯东渡 , 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 , 遂有“不肯去观音” 。后经历代兴建 , 寺院林立 。鼎盛时期 , 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 , 4000余僧侣 , 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 , 四方信众聚缘佛国 , 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 , 通宵达旦 , 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每逢
佛事 , 时有天象显祥 , 信众求拜 , 灵验屡现 。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 , 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 , 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观音大士结缘四海 , 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 , 户户观世音” , 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
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普陀山的标志南海观音大铜像、紫竹林 , 还有以自然景观和寺庙相结合的西天景区 。每到夏日来临 , 来普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一百步沙 , 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