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的世界读后感100字( 四 )


故事发展到这里进入了高潮,赫伍德不仅发现城外南北方向对人身形的影响,也猛然注意到了城里与城外存在着时间差 。他开始意识到在北方度过一天即是一天,度过五十天却只相当于城市里的五英里,而城里的人只老了四天 。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现,这座城市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赫伍德的妻子维多利亚也离开赫伍德,并站在了赫伍德的对立面 。然而,赫伍德依然坚定地认为城市必须前进,永远不能停下来……
要继续前进还是停下来,普瑞斯特留了一个开放的结尾 。伊丽莎白的出现,以及她对这座城市的解读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件神奇的外衣,让人不禁惊叹——原来竟是如此啊!
不过,我很喜欢书中的这一句——前进就是生命线!对一座城市也好,对一个人也好,前进的确就是生命线!
--END--
《颠倒的世界》读后感(四):距离就是时间,一个发生在光年里的颠倒世界
克里斯托夫·普瑞斯特,英国当代科幻大师,深受H·G·威尔斯的影响 。他的作品,以颠覆性的反转著称,真实、记忆和虚构是贯穿他作品的主题 。他于1995年出版小说《致命魔术》,被电影大师诺兰翻拍成家喻户晓的同名电影,他本人也被媒体誉为擅长揭示幻象背后真相的“魔术师” 。他曾获选《格兰塔》杂志“英国二十大青年作家”之一,同年入选者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 。此外,普瑞斯特曾多次获得英国科幻协会奖和提名雨果奖,并于2002年获得阿瑟·克拉克奖 。
这本由文汇出版社出版的《颠倒的世界》,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距今近半个世纪,难以想象作者在半世纪前的创造就在今天看来也是先锋前卫,它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今天也在散发着想象和艺术的光芒 。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魔法师般的想象力,构建了一座诡异而又迷人的未来城市,以及迷失在这个城市里人们的生活 。真实、记忆与虚构,颠覆式的科幻设定,很强的故事性和丰富深刻的内涵,小说以精妙的语言为读者揭示了记忆和幻象背后朴素的真理,作者关于宇宙和人类沉着冷静的思考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
在天文物理学上,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 。光年虽不是时间单位,但是它在天文学通过另一个常用的距离单位(秒差距)来进行将时间和距离进行换算,比如1秒差距=3.26光年 。以光年为单位来计量宇宙中天体间的距离非常方便,它是一个参考概念,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为一个光年 。这些作为科普导读知识,在这里特地简略介绍,因为在这本科幻小说中,就是采用了类似光年的距离替代时间计算的设定,作者以科学为依据,这种前所未有独创让人脑洞大开,仿佛进入了未来宇宙时空中的一个奇异梦幻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