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农场的一年》的读后感大全( 五 )


小小的翻页,小小的动作背后,还藏着“秘密” 。有的翻页会和上面的图片重合,有的不会 。发现这一点,孩子很是惊喜,愣是把所有的翻页,从头到尾再次翻了一遍 。看看到底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这是另一种“阅读”的乐趣 。
除了手的参与,让孩子主动阅读这本童书,《亚当农场的一年》还以“我”,也就是亚当·汉森的视角讲述 。看《亚当农场的一年》,就像听着亚当·汉森细数他家农场的故事 。这样的叙述方式,给人以亲近感,拉近读者与书本的距离 。
看《神秘日志·达尔文环球旅行记》、《猛犸爷爷》都会有类似的感觉,听熟悉的人,讲他们的故事,能让人更容易读进去 。在孩子还未成为一名“主动”的阅读者之前,《亚当农场的一年》“我”、翻翻书的主动式邀请,会带领孩子进入书本的世界,做一个主动的阅读者 。
北师大学教授王泉根老师在《儿童文学的教程》中提到,家长给孩子选择童书时,需要考虑那些,吸引孩子阅读兴趣的题材、游戏性丰富、艺术性丰富等等的童书 。《亚当农场的一年》在这几点上,是符合的 。因为现实生活中对农场的陌生,孩子很大程度上,有兴趣了解真实农场的场景 。书中互动的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会不自觉往下翻 。
如果孩子想了解农场,读一读《亚当农场的一年》 。如果孩子还没想了解,也可以读一读《亚当农场的一年》 。就像《儿童文学的乐趣》中说的那样:
通过阅读《亚当农场的一年》,让孩子了解真实农场的样子,也了解想拥有一个农场,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心怀真实的农场,又不止于农场 。
祝阅读愉快 。
我是弥小木,家有两娃,爱阅读 。
《亚当农场的一年》读后感(四):英国的农场里的四季交替,和渗透于大自然的高科技
现在大多孩子都生活在城市环境下,对自然的认知止步于公园的造景和动物园的热闹 。
为了丰富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农场乐园和自然教育迅速火爆了起来 。
在跟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昆虫、了解了粮食的来源和农民的辛劳 。
大自然四季更替,养育着勤劳而守时的人 。
不过,很少有小朋友能有机会去大洋彼岸的英国,了解那里的农场运作 。
我们可以跟随《亚当农场的一年》,一起去探索位于英国科茨沃尔德丘陵地带的亚当农场 。
这册绘本的作者是来自英国的亚当·汉森和瑞秋·桑德斯,书里的亚当农场是以英国人经常去旅游参观的地方,那里饲养了50多种农场动物,还有许多高科技在农场的应用 。
我们一起打开绘本,跟着书里的40张翻翻卡,来亚当农场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