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怎么写?( 三 )


二、周
三、周四的下午则不安排固定的工作,用来处理其他事务 。并且在这三天的上午事先安排时间来处理重要任务 。像这样的小案例对我们自己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巨大借鉴意义的,通过简单的学习和模仿就能极大的改善我们现有的工作和学习 。有效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如同书中而言“认识你的时间,是通向贡献和有效性之路” 。第四部分 小议贡献与责任书中的第三章针对“自己能为组织贡献什么?”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更多的强调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是注重“能为组织或公司贡献什么”,并且注重一种责任感的人 。我想,这其实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一个拥有责任感,并且期望为组织做出贡献,希望将工作推向极至的人才会主动去思索“我能贡献什么”的问题,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等若干因素 。推广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果我们希望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则不应该将重点首先放置在其他因素上,而是要主动的思索,我能为公司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并将思索的结果付之于实践,有了这样的实践,自然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踏上进步的阶梯 。因为一般的人都更乐意与有贡献精神、集体精神、合作精神的人共事和交往,也更乐意为其提供帮助 。当然,这种贡献或是乐于贡献都应是以责任为前提的 。总之,无论如何都应该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第五部分 用人之道本书中,德鲁克对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作了系统的分析,从理论到若干案例,并多次提及了马歇尔将军识人用人的故事,而我则不禁想到了许多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从任用原来的敌人“魏征”,到启用异族的军事将领“李思摩”,在到后来的凌烟阁24功臣画像,以及流传至今的房谋杜断的典故,李世民的用人之道不可谓不是“千古明君之典范” 。所谓用人之道,我想太宗自己的两句话应该就是最好的总结和概括,“若善看人之长,天下人皆可用;若尽看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举荐人才应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谈及用人,汉高祖刘邦的一段话也不能不提,大意如下:“若谈及指挥千军万马,吾不如韩信;若论谋略策划,吾不如萧何;若谈后勤保障和补给,吾不及张良;但这三人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得到天下 。”我想,这也是知人善任,善于用人之长处的一个经典案例了 。无非是出处不同,德鲁克的例子来源于美国,而我的所知多来自于我们民族的历史,但皆是殊途同归 。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整个组织也才能得以卓有成效 。同时书中还着重强调了人事决策的重要性,要求对重大的人事任免,应该确保足够的思考和论证时间,否则“仓促的决策,很难避免不犯错误” 。将这样的思路推广开来,我想一个人在关于自己的重大决策时应该充分的思考和保证时间上的富足,通过一段时间的充分论证和分析,力争一个较好的决断 。第六部分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书中德鲁克关于“要事优先”的论述对于一个从未思考过这方面问题或者在工作中曾经用过这种方法,哪怕仅仅是浅尝辄至的人而言,都是一种巨大的提醒和系统的总结 。其中对两句简单的英文印象尤其深刻,“first thing first.”,“do one thing at a time” 。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并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做好一件事情 。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如果要做好一件事情,那么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上面去 。看书的同时,我也在思考,那么可不可能同时做好两件事情呢?又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达成这样的愿望呢?我想,有一个前提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或者高速发展,就应该力争在一段时间内做好两件事情”,而方法就是有效的时间管理 。通过时间规划将时间成段、成片的分隔开,然后再集中成片成段的时间,实现各个突破 。或许还有就是勤奋,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如果能压缩无所谓的浪费和游戏的时间,自然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 。那么如何确定事情的优先次序呢?书中给出了几条参考意见和原则,摘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