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人力车夫读后感精选

北京的人力车夫读后感精选
文章图片

《北京的人力车夫》是一本由(美) 史谦德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20-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北京的人力车夫》读后感(一):北京城市政治缔造者
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系列是一套外国人研究中国的著作合集,作者可能是美国人,可能是日本人,可能是德国人等等等等 。外国人写中国,又由中国人翻译出版,这样的循回很是有趣 。在中国之外看中国,从第三者的角度看中国的历史和现在,看中国人的生活、政治和精神内核,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不知道巨大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烟花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是这个的系列的第204本 。作为一个颜控,《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第一眼抓住我的是封面 。颜色是古着系的,抑或是莫兰迪 。上下两幅人力车夫的照片铺满封面,既有历史的时代感也有现代的礼貌疏离 。第二眼是标题“人力车夫”,这四个字不禁让人联想到了《觉醒年代》里陈独秀被人力车夫嫌弃,并亲授吃老北京涮羊肉的正确“姿势”的场景——豪放,朴素,满足,真是让人流下馋馋的口水 。脑中同时还出现一部电影里日本人肆意枪杀扫射上海街上车夫的场景 。在战乱和动荡中,可怜的终是手无寸铁的底层人 。《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主标题看起来很小,副标题看起来却很大 。我的预期是一本关于北京的人力车夫的详尽研究底层阶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被政治影响的书 。通篇看完,详细讲述人力车夫的章节只有第二、第三章两章,其他章节基本围绕当时的警察、行会、协会、工会等其他市民政治形态展开 。人力车夫是点,北京的市民政治形态是墨,点墨晕染出了1920北京的民间政治生态和工人阶级自身的与参与的不自觉和自觉的政治演变及政治运动 。为什么选择人力车夫作为引子呢?一来我想大概这个短暂而又特殊的行业糅合了新旧、人机、中西元素 。当时的北京的现代化、工业化和机械化还远远落后于时代,尚在起初阶段,各种矛盾容易被激发;二来从人力车夫的视角去亲历北京在民国时期政权频繁更迭,政府无秩,警察扮演政府角色,商协会、法团、行会扮演政府角色,资本、权势、声望以胁迫的方式去解决本该由律法或者政府来处理的问题,公权和私权极度混乱的囧境可能更真实和有说服力吧——毕竟没有政客和精英的粉饰 。作者史谦德教授在讲诉人力车夫的时候既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事件,让每个人力车夫、警察、商会会长都跃然纸上,又引用老舍的《骆驼祥子》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及当时的报刊评论等增强故事性的同时又有第三者视角的客观性 。这样的构思,让1920年这段历史立体了起来 。1920年代的北京普通市民在内忧外患中苦苦挣扎营生,渴望通过抱团、集会、法团的形式做自己的主,维护自身权益;进步人士例如各界精英和学生则想通过思想革命来改变社会;革命者想通过工人运动来改革社会;军阀想通过夺取政权来牟利;资本、商人想通过自己掌控的资源争取话语权——总而言之,各方都想建立自己认可的秩序,但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式下,各方的角力反而带来了无序 。此书用巨大篇幅用来陈述警察和行会在维持北京的经济、政治、商业、民生秩序的所采取的办法、措施、手段以及带来的结果来阐述警察在当时扮演的政府角色——这大概说中国近代很独特的政治现象 。同时也肯定了“行会的持久不衰,更多的是由于其实际的政治价值,而不是文化惰性”,肯定了行会存在的政治意义 。此书的研究视角是温柔而又亲切的,既有历史研究的客观,又有人文关怀 。当有轨电车在1920年代的北京碾过的时候,留下了北京市民参与这个都城的现代化演变的痕迹,也带着北京往历史前行的方向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