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趣味提升格调和境界

审美趣味提升格调和境界
文章图片

文学源于生活 , 又反过来作用于生活 。因为文学艺术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产物 , 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 。人们的审美观念 , 审美趣味 , 审美情感渗透在文艺作品的审美意象之中 。
审美趣味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 , 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现象和事物以及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作的直接的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和所取的审美态度 。主要通过个人主观爱好形式表现出来 , 从而表现出人们审美选择的倾向性 。人们的审美趣味之所以不同 , 既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所进行的社会实践有关 , 也与其自身的审美素养、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有关 。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 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 。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 。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 。
在人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 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的美的认识和评价 。既有个性特征 , 又具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
审美格调(审美品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的表现 。审美趣味体现在各种方面 , 比如说体现在生活中、体现在穿衣打扮上、体现在艺术欣赏上 , 体现在待人接物上 , 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趣味 。如果把这些趣味综合起来看 , 整体来看 , 就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格调 。
审美格调、品味 , 同样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 , 它同样受到这个人的家庭出身 , 阶级地位 , 文化教养 , 社会职业 , 生活方式 , 人生经历等多方面的影响 , 是这个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一个人的趣味和格调、品味 , 表现在他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我们自古以来就以所谓广义的艺术或审美来取代宗教的地位 , 通过人的修养和境界的提升 , 来使人的生命、生活更有意义 。人还是要有一点审美趣味的 , 没有趣味的人生苍白枯燥 。人的趣味何在?如果年轻时把学到的哲学美学的智慧 , 可以帮助规划自己的人生安排 。人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叩问知识 , 而这个知识是为了人生更圆满 。要学会欣赏别人 , 学会欣赏自己 , 学会欣赏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 。
美学研究 , 是一个人文学科 , 跟经济生活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个学科的研究不可能直接赚到钱 。本来美学就是非功利的、非目的的 , 如果抱着强烈的功利目的来学的话很难学下去 。人生要有一定的趣味 , 要能用美的眼光欣赏一些东西 , 例如蓝天白云 。这种悠闲的感觉在我们中间很难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