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趣味提升格调和境界( 二 )


周作人《北京的茶食》文中我们看到他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趣味 。人的生活态度应该是:“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 , 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 , 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我们看夕阳 , 看秋河 , 看花 , 听雨 , 闻香 , 喝不解渴的酒 , 吃不求饱的点心 , 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 , 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
生活趣味往往反映文化精神 , 一般人认为 , 日常生活里的东西 , 比如点心 , 没什么了不起 。可是 , 周作人谈点心时 , 特别点出“历史的”、“精炼的”、“颓废的”三个修饰语 , 关照了历史文化、艺术审美、内心情感 。从点心的粗糙 , 看出文化的粗糙、灵魂的粗糙 。从而鄙薄文化上的功利主义 , 追求精致的生活趣味 , 渲染一种安闲且丰腴的生活情调 。
对于解决人生问题 , 美学扮演了一个特别的角色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注定被塑造 , 生命注定被描绘出很多种颜色 , 有时候是很混乱的颜色 。
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显示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 , 他把历史命运个人化 , 把个人命运历史化 , 关注普通人的命运 , 展示底层生活不平凡的意义 , 把似乎不可能融合的东西构成一种奇异的美 。
这就是路遥作品的审美内核、审美灵魂、精神内涵 , 以及他的作品打动千万读者的秘密所在 。解析《平凡的世界》一定要看到它向上 , 向外扩张的力 , 那股内蕴的强烈的精神追求 。用什么方法和手法不是决定性的 , 各种方法都有并存的权利 , 而真正决定作品生命力的是它的思想艺术的高度和深度 。
人生还是要有一些境界的 , 没有境界没有格调的人生 , 它站不高 , 也看不远 。清代有一个学者叫张潮的说 , 人生的境界有三种 , 他用了一个“看月亮”的比方 。
第一种 , 在窗子里面看月亮 。大半的人都是如此 , 因为一般的人受到一定的时间、 空间限制 , 只能在窗子里面看月亮 。第二种就是到庭中望月 。从屋里面走出来 , 到了庭院里面 。庭中望月 , 哦 , 天地原来如此开阔 , 世界如此广大 。这样一来他扩展了胸襟、气象 。第三种即最高的境界是“台上玩月” 。站在高台上、高山上和月亮嬉戏 。这是一种快乐的大境界 。他将这三种境界叫做“窗内观月”、“庭中望月”和“台上玩月” 。中国古人特别强调这种境界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