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1、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1、卖身葬父
董永家里很贫穷 , 父亲死后没有钱入葬,就变卖自身借钱安葬父亲 。去财主家做工抵债的途中,遇到一位女子(仙女化身),主动地要求做董永的妻子 。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夫妇一同到了财主家 。主人要求织出三百匹细绢才可以抵债 。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任务 。在回家的路上,走到月前相会的那株槐树下 , 女子辞别而去 。
2、故事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 , 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 , 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 。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 , 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 , 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 , 官不得?。癫坏枚?。”
夫妻得到黄金 , 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
3、百里负米
仲由 , 字子路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去世后,(他做了大官,)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如愿以偿呢?”
4、黄香温席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 。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 , 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
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 , 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 , 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 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
5、程门立雪
北宋时,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 , 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 。
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
一天,杨时向程颐请求学问,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 。杨时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 , 天飘起鹅毛大雪,直到程颐一觉醒来 。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
之后 , 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 , 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
1、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
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
2、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师敬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 , 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 , 直到生命的终结 。――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 。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 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 。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
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 。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 , 您此刻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
3、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孔融让梨 。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 , 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
4、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凿壁偷光 。
匡衡年青时十分好学 。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不能读书 。他见邻居家有烛光,就在墙壁上凿了个小孔,让微光透过小洞照在书上 。就这样他常常学习到深夜 。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并不识字,但有很多藏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打工 , 却不要一个工钱 。主人家很奇怪,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读遍你家藏书,我就满足了 。”主人很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终成西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
5、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芦衣顺母 。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 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 , 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 , 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 , 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老爱幼
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 , 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大禹治水、柳公权、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管鲍之交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2、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全这一则是毛泽东小时候的事情:
有一年,他的家乡人正在晒稻谷,忽然瓢泼大雨接踵而至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从四面八方奔向谷坪,抢收自家的稻谷 。
毛泽东的弟弟急忙和家人一起用晒罩把谷堆盖上了,刚收拾完毕,毛泽东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来 , 只见他浑身上下湿淋淋的,家人不高兴地问他上哪儿了,为什么不回家帮忙 。毛泽东心平气和地回答:“帮助隔壁收谷子去了 。”
原来,当大雨即将来临的时候,毛泽东也急着往家赶,但奔跑中,他发现邻居的晒谷场上 , 只见一个妇女在忙碌着收拾稻谷 。于是,毛泽东没多想 , 就立刻赶过去帮忙 , 好不容易才在雷雨之前 , 把谷子收好 。当他准备回家收时,大雨已经哗哗地下起来了 。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后羿射日、少年柳公权、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樊哙闯宫、诸葛恪得驴、荆轲刺秦王、解铃还须系铃人、硬汉子董宣、缇萦救父、季扎还愿、管鲍之交、暖不忘寒、明山宾卖牛 。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3、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文明 , 源远流长,这个就太多了 。
比如:孔融让梨
 孔融分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 。孔融还有五个哥哥 , 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
有一天 , 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 , 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 。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 , 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应该拿个最小的 , 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
爸爸听他这么说 , 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 , 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
暖不忘寒
公元前654年前后,有人诬告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死刑,重耳为了逃命,连夜带着亲信家臣逃出晋国逃亡到了卫国 。但是刚到卫国,晋兵又马上赶来,重耳只能逃到齐国 。可是在慌乱之中,管家又带着所有财物逃走了 。他们身上没有半文钱财,大家只好忍着饥饿,那时候,连剩稀粥都成了救命宝贝 。就这样他们忍饥挨饿,终于到达了齐国 。
后来,重耳又流亡到了秦国,做了秦穆公的女婿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打算送重耳回国 。重耳在收拾行李时,打算把那些以前用过的破烂全部扔掉,看此情景,壶叔连忙劝说,可重耳不听 。这一切,全被孤雁听到了,他捧着一块白玉,要重耳把自己这样的老臣当成那些破烂扔掉,与重耳告别 。重耳很是吃惊,思索一番后,便命令兵士把破烂都捡回来,一再表达悔改之意 。回国后,重耳做了一国之君,他没有忘记孤雁和壶叔的教诲 。因为这样,他很快把晋国变成了一个强国,使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
重耳成为一国之君还听从教诲,不忘以前患难与共的朋友,不忘记曾经的苦楚 。愿大家都向重耳学习,勤俭节约,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每天读书.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凿壁偷光》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4、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
1、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 , 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明白孝敬父母 , 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
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 , 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 , 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 , 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
2、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尊师敬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就象燃烧的蜡烛 , 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毛泽东尊师美德故事 。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 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 。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
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 。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此刻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
3、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孔融让梨 。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吹览碛Ω媚眯〉?。
4、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凿壁偷光 。
匡衡年青时十分好学 。但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不能读书 。他见邻居家有烛光 , 就在墙壁上凿了个小孔,让微光透过小洞照在书上 。就这样他常常学习到深夜 。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 , 并不识字 , 但有很多藏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打工,却不要一个工钱 。主人家很奇怪,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读遍你家藏书,我就满足了 。”主人很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终成西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 。
5、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芦衣顺母 。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 , 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 , 将绳子掉落地上 , 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 , 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功夫,父亲因打仗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
在小学课文里有《孔融让梨》讲的是谦让:《孔子拜师》、《程门立雪》讲的是尊师重教:《苏武牧羊》讲的是民族气节.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都是这类故事 。
孟母三迁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文章插图
5、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中华民族在专辑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它是我们的名族之魂 。那你知道传统美德故事经典有哪些吗?以下是励志网分享的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一):夷齐采薇
【夷齐采薇】
伯夷叔齐 。洁身如玉 。饿于首阳 。耻食周粟 。
【原文】
殷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 。让国逃隐 。闻文王作 。同归于周 。武王伐纣 。夷齐叩马而谏 。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 。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 。夷齐耻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 。遂饿死山下 。
伯夷遵父命而逃 。孝也 。叔齐亦不立而逃 。悌也 。皆求仁得仁也 。叩马而谏 。忠也 。亦义也 。饿死首阳 。其以伐纣为不仁不义乎 。夫以独善其身谓仁义者 。学夷齐可 。以兼善天下谓仁义者 。则学武王也 。
【白话解释】
殷朝末年间的时候 。有两个著名的隐士 。一个名叫伯夷 。一个名叫叔齐 。是孤竹国里君主的两个儿子 。他们为了辞让国君的位子 。逃去隐下了 。听得了周文王的兴起 。两个人就同到周文王那儿来 。后来周武王去讨伐纣王 。伯夷叔齐就在马前谏劝着 。武王身边的人 。就要用兵器来打他们了 。姜太公道 。这两个人是很有义气的人呵 。就把伯夷叔齐好好的扶了去 。等到武王平定了殷朝的乱事 。得了天下 。这就是周朝了 。伯夷叔齐觉得很羞耻 。就不肯吃着周朝的粟米 。两个人同到首阳山里去隐下了 。采了薇草来吃着 。后来就在首阳山下饿死了 。
 
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二):史可法感恩老师
明朝名臣史可法,年轻时进京考试,住在寺庙里 。有一位贤臣叫左光斗,刚好是此次主考官,他到这一些寺庙里面去微服私访,看一看有没有懂得忧国忧民出色的读书人来参加这次考试 。刚好左公走到了一个寺庙里,看到一个年轻的考生,写完一篇文章太累睡着了,案上放着刚写成的一篇文稿 。左公拿起一读,非常赞赏他的远大理想和刻苦精神,再看书生衣衫单?。烀虏恍眩闹喽晾屠?。左公怕他感受风寒,便把自己的貂裘①脱下来,盖在他身上,出来问寺僧,方知书生名叫史可法,因此留下深刻印象 。后来考试的时候看到一篇文章,感受到字里行间有一种气节,一种志向,马上就知道是他 , 所以就批了他为状元 。史可法考上状元之后 , 按照礼节到左公家拜老师和师母 。左公可怜他家贫,收做弟子,留于馆署 。此后,他愈加发奋苦学 , 饱受恩师濡染,立志以身报君许国 。左公在公务之暇,常与他交谈时事,辩论古今,看出其宏大抱负和超凡才略,就对妻子说:“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这就是说 , 以后继承我事业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我这个学生 。古代圣贤读书人不怕自己没有后代,只怕圣贤学问断在他的.手上,所以他更注意圣贤学问有没有承传的人 。
后来左公、史可法同朝为官 。明朝末年宦官当道,左公被陷害,关进监狱之后惨遭酷刑,眼睛被烧红的铁片烫后都粘连上了,膝盖以下被切断 。史可法知道老师在狱中的境况 , 十分焦急 , 通过各种关系,终于感动监狱里的士兵,他们就建议史可法装扮成捡垃圾的 , 进监狱去看望老师 。史可法缓缓接近老师的牢门,当走到老师面前时 , 禁不住地抱着老师的腿放声大哭 。左公听到声音是他的学生史可法,就用手把自己的眼睛抻开,目光如炬地看着史可法说:“你是什么身份!你是国家栋梁,国家正是危难之际,你怎么可以把自己的生命陷在这么危险的境地!与其让那些乱臣把你害死,不如我现在就活活把你打死!”左公捡起地上的石头就往史可法身上扔 。史可法看到老师这么生气,就马上离开监狱(所以爱护孩子,爱护学生 , 有时候还真的要现怒目金刚相,而此时他那一份存心是念着学生的安危,学生的成就) 。后来左公被宦官杀害 。
史可法担任过很多职务 , 还在边境带兵防守 。每个晚上士兵分三批背靠背守夜,但他坚持一夜不休息,士兵建议他应该休息一会 , 结果史可法回答士兵说:“假如我去睡觉,国家因为这时陷入危难中,我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国家 。”史可法念念不忘老师的恩德和教诲 , 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每一次回故乡,首先到老师家里看望师母及其后代子孙过得是不是很好 。
后来清兵入关打到江南时,史可法到江南重②镇扬州督师 。他把意志消沉的各路将领团结在一起 , 誓死坚守扬州城 。清军统帅多铎五次派人去劝降 , 都被史可法严辞拒绝 。多铎恼羞成怒,下令用大炮轰城 。在打退了清军的多次进攻后,明军终因寡不敌众,城池失守 。史可法誓死与扬州城共存亡,最后壮烈牺牲 。后来人们在城外梅花岭上为史可法建了个“衣冠冢”③,永世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
这个故事让我们可以感受到:左公为国家忠心耿耿 , 不仅能够慧眼识才,还能保护国家的栋梁之才,以及史可法为报达老师的恩德和教诲而壮烈牺牲的壮举,让后人深深地感动,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地学习榜样 。
【注释】①貂裘:diāo qiú,皮衣 。②重:zhòn溃重镇:主要,重要 。③“衣冠冢”:zhǒn溃坟墓 。公元1645年5月20日,十万清兵攻陷扬州城,史可法浴血固守城池,英勇献身 。其义子史德威遍寻遗骸不得,遂依史公遗愿 , 葬其衣冠于梅花岭下 , 他的坟墓其实是衣冠冢 。
 
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三):老虎引路
李长者是唐朝人,一生不爱名利,最喜欢的就是《华严经》,以研读《华严经》为终生之业 。他学佛多年,有一次离开自己住的地方,想要专心地为《华严经》作注 。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老虎,而这只老虎仿佛就是在那里等候他一样,对他非常的驯服、温顺 。李长者就跟他讲:“我想请你帮我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我在那里安心写释论 。”于是就把行囊挂在老虎的背上,老虎似乎听懂了李长者的话,缓缓望着他,就这样一路走了过去,走了约二三十里路的时候,老虎就在一个土坎上面停留下来,这时李长者知道老虎的用意,是把他带到这个地方给他栖身住宿之处 。这个土坎非常光亮明洁,旁边还有一口泉水,在他到来的前夕 , 有一阵暴风雨,把一棵古松连根拔起后 , 就涌出了泉水 。所以,后来这口泉水就被称为“长者泉” 。李长者就在此地居住五年之久 。五年当中 , 每天傍晚这口泉水当中就会射出一道白光给他照明 , 让他能顺利在晚上也有灯光来写作,还有两个年轻女子来伺候他,煮饭给他吃 。等到五年写完释论后,这两个女子也不见了,其实这两个女子是天上派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