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读后感精选( 五 )


路易十四时期的所有繁文缛节和规定,他的孙子路易十五都继承了下来,并表示不应更改,以显示对祖父的尊敬和爱 。然而与其祖父不同的是,路易十五并没有那么爱好公众生活,他甚至认为能偶尔不扮演国王是一件多么轻松自在的事,所以他很注重私人和家庭生活 。这一点反应在路易十六身上就更为严重,路易十六甚至觉得让廷臣观看的晨起和就寝仪式都让他难以忍受,他只想享受私人时间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路易十四的后辈们尽力在尊崇维护先祖路易十四的规则,但实际上这些规则已经逐渐被打破,凡尔赛宫也不再是君主们最喜欢的住所了,它的全盛时期始终停留在路易十四时期 。
《凡尔赛宫》读后感(六):博学多才的历史讲述者在等你一起畅谈《凡尔赛宫》
颜值令人惊艳的书,拿到有种精美手账的错觉 。图片超多,多到可以用画册来形容 。
看到关于里程碑文库的介绍,有点想收集这整套的想法 。
"你可以把每一本书看作是一个人类文明之旅的坐标点,每一个目的地,都有一位博学多才的讲述者在等你一起畅谈 。"
确实如此,这一站,我们跟随书籍来到的是《凡尔赛宫》 。
这段时间,人们对于“凡尔赛”三个字有了别样的新意和热捧 。但是对于凡尔赛宫及其那段历史,可能就有很多不为人所熟知的故事 。跟随这本书的作者英国历史学家科林·琼斯的讲述去游览和了解凡尔赛宫吧 。
这本书按照时间阶段讲述了凡尔赛宫建造前,凡尔赛宫如何运行,以及现代社会中凡尔赛宫的文化使命 。
“凡尔赛”在路易十四出生前是个普通到荒凉的地方,凡尔赛宫的前身也是个红砖建成简陋建筑,只能容纳十几个人 。路易十三进一步修建之后的脆弱小屋,成了乡间别墅,又到后来的观光景点 。但是,路易十三去世后,凡尔赛宫基本被废弃 。直到十年后,已是青年的路易十四开始花心思下令修葺凡尔赛宫 。
路易十四扩充了凡尔赛宫周围的地产,扩建公园和花园,庭院被铺上了大理石,有了“大理石庭院”,并在旁边建立起了建筑群,形成了更大、更宽敞的皇家庭院 。
园林和宫殿内部都采用了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 。巧夺天空的雕塑和天花板的绘画,由神话人物和太阳形象的象征的装饰细节,使得凡尔赛宫不止成为了当时政府的核心,也是艺术和建筑结合的杰作 。
凡尔赛的园林也成为席卷欧洲的“法式园林”的原型,把花坛、喷泉、雕塑、小径等通过多种艺术表现方式与植被巧妙结合,严格的塑形和修剪,令人赏心悦目 。
作者在书中说:“在当时及日后的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凡尔赛宫都重新定义了一座皇家宫殿应有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