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高鼎古诗 高鼎《村居》诗意解析


村居高鼎古诗 高鼎《村居》诗意解析

文章插图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二月早春诗 。
此时,高鼎隐居南方乡村,有感于早春二月田园之美,即兴写下此诗,表达了对于村居生活的喜爱,对于大自然的无限向往 。
二月的春天,草儿渐渐生长,莺儿飞来飞去;轻拂堤岸的杨柳,陶醉在春天的云烟岚气里 。这是写“二月之美景” 。“二月之美景”,不但有“草长莺飞”,还有“拂堤杨柳”,还有“春烟” 。一个“醉”字,可作全诗诗眼 , 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草长莺飞”“拂堤杨柳”“春烟”,都是“醉”的具体表达 。“草长莺飞二月天”,化用了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句子,“暮春三月,江南草长 , 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村里的儿童放学后 , 早早回到家里;赶忙趁着春风,跑去外面放风筝 。这是写“二月之童趣” 。在“二月之美景”的影响下,“二月之童趣”也抑制不住地上演了 。“归来早”“忙趁”二处,道出了儿童的心理活动,刻画了儿童急于放风筝的情形 。“放纸鸢” , 是儿童表达对春天喜爱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对“二月之美景”的一种生动回应 。
【村居高鼎古诗 高鼎《村居》诗意解析】整首诗皆为名句,是为二月早春诗中的名篇佳作 。然其绝妙之处在于后二句的“写人” , 倘若一味写二月春景,未免落入俗套,然儿童一出,春意自来,春意自现,春意自活,一下子就将整首诗写活了,实在高妙至极 。
文: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