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读后感100字( 二 )


《欧洲史》读后感(二):《欧洲史 帝国时代约330—1493》
《欧洲史 帝国时代约330—1493》,作者英国诺曼的?戴维斯,见识城邦策划,中信出版 。
这是一本需要有一定历史知识和理解能力才能读好的书,我是因为想在2021年末给自己一点动力和仪式感,选择了这本书,瓦力同志给了我试读部分,同时奉劝我谨慎决定,当然瓦力同志拦截失败 。
而我也在后来要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后悔没听瓦力的劝告 。这的确是一本需要有能力读懂它的人来读 。整理来说,这是一本让我读起来感觉有些困难的书 。即使如此,阅读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收获 。
虽然时间不能倒流,也没有任何人能够还原历史,但如果我们能窥见未曾谋面的历史中点滴真实的存在,实为幸事 。所以非常认同作者在讲述欧洲诞生时期写下的一句话:编年史家和历史学家津津乐道于撰写独立的、持久的、有自我意识的部落李叔,但当时并不存在这样的实体 。
追溯历史其实很多还是依靠文字记载,然后在记录和理解之间又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别 。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欧洲的诞生,从书中了解,它的诞生的确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期,因为构成因素多样 。到了8世纪,欧洲大陆上的组群聚居逐渐形成了一种持久模式 。
书中欧洲帝国时间节点是330年到867年,期间有538年的时间,按着20年一代人的周期,这期间大概有过近30代人 。
看完这一部分,往回翻翻,感觉作者很用心,也很有方法,他开篇就说,试图描写晚期罗马帝国的现代人,大多有一种厄运迫在眉睫的感觉 。读过描述深以为然 。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隔着几千年时光中罗马人的优越感 。然而在他们境外可以说是一直动荡,一直迁徙,一直变化 。
有动荡就会有冲突,回看历史我们总是喜欢轻轻松松写评论说观点,其实,历史是不需要我们评论的,它只是一份存在的事实,或者理解为适者生存也不为过 。
例如匈奴人在动荡和迁徙中的生存优势,他们一方面展现了自我强大的生存能力,同时对于农耕世界和半农牧世界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当然这在欧洲民族迁徙浪潮中也仅仅是沧海一粟 。
开始总是充满了未知,恰恰是这种未知让人保持着希望,忍耐当下一切能接受的也不能接受的,直到8世纪,欧洲大陆上的族群聚居才开始形成一种持久的模式 。
但是,作者随后就在这加了一句话,他说,未来欧洲基本人口形成,还需要另外五次较重要的民族迁徙来完成 。欧洲之所以构成元素多样,的确和它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期有很大关系 。
合上书本,闭上眼睛,同一片土地,在时光变迁中快速刷新画面,这就是历史,有温暖,有文明,有真实,也有残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