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溪沙的意思,《浣溪沙》的诗意

1、《浣溪沙》的诗意苏轼《浣溪沙》诗意: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 , 浸泡在溪水之中 。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 , 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
原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扩展资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 。
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 。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 , 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
傍晚细雨潇潇 , 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 。它优美,洁净,潇洒 。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 。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 , 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 。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 , 概念化的 , 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 , 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字,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
“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
然而 , 在某种意义上讲 , 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 。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
苏轼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 。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 。
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 。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
编辑于 2020-05-26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15个回答
初中生阅读短文,潮流新品,好货热卖 , 更多优惠尽在淘宝!
初中生阅读短文,购物上淘宝,优选材质,用的舒心!在线下单,省时省力 。你要的好货尽在淘宝网,安心享受网购乐趣!
simba.taobao.com广告
爱马仕HERMES唇妆系列,美于善工
爱马仕广告
更多专家
《浣溪沙》的诗意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马上提问
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garlic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188****8493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AKA 咨询一个教育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27条评论
热心网友15
有人吗
查看全部27条评论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附译文
小学生古诗词必背70首?立即下载拼多多APP , 迅速了解小学生古诗词必背70首你想知道的,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拼多多
广告2022-01-10
浣溪沙的诗意
1赞·1播放
《浣溪沙》这首诗的意思
1. 诗意: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 。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作者: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3. 译文: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 。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必以白发之身愁唱黄鸡之曲 。4.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 , 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 。《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 , 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 , 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 。”这里所指的歌 , 就是这首词 。
21赞·824浏览2020-02-07
苏轼浣溪沙的诗意
一、浣溪沙有五首 , 五首诗意如下 其一 覆盖着的田畦小麦还没有返青 。像云一样的枯叶悄悄地在车轮下飘着 。临皋亭云烟缭绕景色奇丽世间少有 。雨小了一半的屋檐水滴断绝了 , 刚刚下的霰粒在瓦片上如珠子般散动 。回到房屋里的时候胡须都结成冰了 。其二 清早醉梦昏沉之中还未苏醒,听到门前轣辘的车马之声传来,原来是徐守携酒造访 。怎能少了一杯淡酒让我与友人共赴醉乡呢? 荒废的苗圃里种着冬天食用的蔬菜 , 一排排树木叶子青葱,酒器上的酒滴如珍珠般晶莹剔透,咀嚼梅花蕊,品尝到细细的清香 。其三 身居异地,艰难困苦,雪里餐毡的按道理都是姓苏的人 , 可幸的是徐守驾车载满美酒前来照顾我,大寒天里脸上的醉容转头之间消散了 。酒宴上还听说朋友已把我向朝廷推荐,如此恩德我无以为报,可惜生活困顿,我作为主人却没有佳肴来招待挚友,在沉醉之中面带愧容 。其四 深夜下起鹅毛大雪 , 野草丛上覆满白雪 , 犹如一座座银山,早晨看到田野里雨雪交加,昔日大江里奔涌的波涛和沙渚上弥漫的水烟,这时间都没有了 。饥饿的肚子里只有诗词 , 衣服上编织成结,潮湿的柴火像桂木一样宝贵,一粒粒的米就像一颗颗珍珠一样珍贵,谁能和我在寒天里捻着胡须吟咏诗句? 其五 我记不得姑苏万项风潮侵袭田野 。只记雪睛江上明亮麦丰收满千车 。但我心愿是人饱我的愁自然也无 。舞女甩着绿袖子随风绕着柳絮飞 , 歌女涂抹绛唇喝酒红得似烂樱珠 。酒杯之前我暖着手捋着霜白胡须 。二、原文 其一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 。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 , 雪床初下瓦跳珠,归时冰颗乱粘须 。其二 醉梦昏昏晓未苏,门前轣辘使君车 。扶头一盏怎生无 。废圃寒蔬挑翠羽 , 小槽春酒冻真珠 。清香细细嚼梅须 。其三 雪里餐毡例姓苏 , 使君载酒为回车 。天寒酒色转头无 。荐士已曾飞鹗表,报恩应不用蛇珠 。醉中还许揽桓须 。其四 半夜银山上积苏,朝来九陌带随车 。涛江烟渚一时无 。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珠 。冻吟谁伴捻髭须 。其五 万顷风潮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樽前诃手镊霜须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 根据词前小序及词中内容可知这五首词的创作背景 。元丰四年(1081)冬十二月二日,黄州下雨之后又下雪,苏轼因夜来饮酒醉睡未起,太守徐君猷给苏轼送来了酒,苏轼家人到废圃挑选寒菜以待太守 。二人畅饮的酒酣之际,苏轼创作了《浣溪沙》三首 。第二天酒醒后雪更大了,他又用原韵创作了两首 。因徐君猷在此之前举荐苏轼还朝,故苏轼在词中表示谢意 。二、赏析 《浣溪沙五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元丰四年(1081)冬天作于黄州 。第一首写由雨转雪时临皋亭烟雨空濛、田野里麦苗青青的景象;第二首写醉梦醒来时所见的车辘印痕而思前夜二人用翠蔬、梅须下酒的情形 。第三首用汉代苏武啮雪餐毡、东晋谢安为桓伊“揽须”等典故 , 写自己与徐君猷的交情及自己的感激之情;第四首描写晨起银装素裹、江天一色的雪景,以及自己生活贫苦的状态 。第五首写瑞雪兆丰年的愿景 , 抒发了愿天下百姓食无忧的美好愿望 。联章五首为一个整体,写景如画,抒情动人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 , 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 祖籍河北栾城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 。词与诗一样 , 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 。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 。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 。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 。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浣溪沙五首
56赞·40,960浏览2019-04-09
《浣溪沙》的诗意 — 找答案,就来「问一问」
6251位专家解答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苏轼的《浣溪沙》的全文翻译 。
翻译如下: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 。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 , 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 , 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 , 启人心智 。全词即景抒慨 , 写景纯用白描 , 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步入仕途之日 , 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 。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 。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 , 多次上书神宗 , 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 。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 。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 , 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 。任湖州知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 , 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 , 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公务之余 , 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
苏轼《浣溪沙》诗意: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 。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 , 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
原文:山下兰芽短浸溪 ,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扩展资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 , 善于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 。
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 , 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 。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山下小溪潺湲 , 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
傍晚细雨潇潇 , 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这一派画意的光景 , 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 。它优美,洁净,潇洒 。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 。它爽人耳目 , 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 。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 , 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字,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
“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 , 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 , 发出衰飒的悲吟 。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
苏轼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 。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 。
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 。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 , 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小园香径独徘徊 。
晏殊词作鉴赏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 , 清丽自然 , 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 , 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 , 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 , 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 , 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 , 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 , 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 , 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 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 , 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 ,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 , 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 , 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 , 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 , 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 , 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这首诗的作者是晏殊,抚州临川人 。
原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
扩展资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 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 , 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 , 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初时虽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 。
但当生活安顿下来之后,樵夫野老的帮助,亲朋故旧的关心,州郡长官的礼遇,山川风物的吸引,促使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 。这首乐观的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当是在这种心情下吟出的 。
上阕三句 , 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 , 一尘不染,异常洁净 。
傍晚细雨潇潇 , 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 。这一派画意的光景 , 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 。它优美,洁净 , 潇洒 。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 。它爽人耳目 , 沁人心脾 , 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 。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 , 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字 , 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
“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 , 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 。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
苏轼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 。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 , 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 。“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 。
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 , 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 。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
秦观的《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 淡烟流水画屏幽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 宝帘闲挂小银钩 。
【词语解释】
1.漠漠: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
2.清寒:阴天,有些冷 。
3.晓阴:早晨天阴着 。
4.无赖:词人厌恶之语 。
5.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
6.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
7.幽:意境悠远 。
8.自在:自由自在 。
9.丝雨:细雨 。
10.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 。
11.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 。字少游、太虚 , 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 。三十六岁中进士 。曾任蔡州教授、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官等职位 。在新旧党之争中 , 因和苏轼关系密切而屡受新党打击,先后被贬到处州、郴州、横州、雷州等边远地区,最后死于藤州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 以词闻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 。其词风格婉约纤细、柔媚清丽,情调低沉感伤 , 愁思哀怨 。向来被认为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对后来的词家有显著的影响 。
【诗文解释】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 。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 。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

沅溪沙的意思,《浣溪沙》的诗意

文章插图
2、秦观的沅溪沙的诗意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
每一次春来,就是一次伤春的体验 。词人之心,很早就发出了“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的愁怨 。然而他们的命运也往往是一年年地品尝春愁 。此词抒写的是淡淡的春愁 。它以轻淡的色笔、白描的手法,十分熨贴地写出了环境氛围 , 即把那一腔淡淡的哀怨变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渗透出来,表情深婉、幽缈 。“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 。索漠轻寒中袅袅而升的是主人公那轻轻的寂寞和百无聊赖的闲愁 。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词作的境界 。
词的起调很轻,很淡,而于轻淡中带着作者极为纤细锐敏的一种心灵上的感受 。漠漠轻寒,似雾如烟 , 以“漠漠”二字状漫弥而上小楼的轻寒,一下子给春寒萧索的清晨带来寥廓冷落的气氛 。与“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意蕴相似 , 而情调之婉妙幽微过之 。不说人愁,但云“漠漠轻寒上小楼” 。回味“上”字,那淡淡愁思,不是正随这薄薄春寒无声无息地在人的心头轻轻漾起?仅词的首句,就为全词烘托出一个色调凄清的景 。紧接着加上“晓阴无赖似穷秋”,在凄清的背景上涂抹一层暗淡的色彩 。无赖,令人讨厌,无可奈何的憎语 。时届暮春,却感到竟像深秋那样的寒冷,原来这是一个春阴的早晨 。春阴寒薄,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闷无聊 。然而词人不说心情之无聊 , 却咒晓阴之无赖,进一层渲染了气氛之寂寞凄寒 。主人公也许刚刚从梦中醒来,睡眼惺忪,室内画屏闲展:淡淡的烟霭,轻轻的流水 。在周围阴氛的罩笼下,幽迷淡远 。凝神恍惚中,他仿佛消失在清迷幽幽的画景之中,又仿佛还依回于渺茫、流动的梦境之中 。这种主观幻觉,正是由于幽迷宁静的氛围与主人公此时此刻心境的浑然一体所致 。是情与景融、意与境浑的佳句 。
下片开始转入对春愁的正面描写 。不期然而然中,他的视线移向了窗外:飞花袅袅 , 飘忽不定,迷离惝恍;细雨如丝,迷迷蒙蒙,迷漫无际 。见飞花之飘缈,不禁忆起残梦之无凭 , 心中顿时悠起的是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愁绪 。作者在这里用了两个奇特的比喻:“飞花”之“轻”似“梦”、“丝雨”之“细”如“愁” 。之为奇特,不仅于其喻体和喻指的恰当而新奇上,更在其一反常式,而以抽象的情感喻具体的物象,是飞花似梦,是细雨如愁 。本写春梦之无凭与愁绪之无际,却透过窗户摄景着笔于远处的飞花细雨,将情感距离故意推远,越发感生出一种飘缈朦胧、不即不离之美 。亦景亦情而柔婉曲折,是“虽不识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语”(《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晁无咎语)的佳例 。词人将“梦”与“愁”这种抽象的情感编织在“飞花”、“丝雨”交织的自然画面之中 。这种现象,约翰·鲁斯金称为“感情误置”,而这在中国诗词中则为司空见惯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问君能有几多愁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矶喑睢?。诗人们心中存有一种感情,移情入景,便往往设想自然也带着这份感情 。“以我观物 , 而物皆著我之色彩” 。“自在飞花”,无情无思 , 格外惹人恼恨,而反衬梦之有情有思 。丝丝细雨,已足生愁,更况其无止无歇总是下个不停呢!体味这无边的飞花细雨,仿佛我们也感受到了那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最后,词以“宝帘闲挂小银钩”作结 , 尤觉摇曳多姿 。细推词脉,此句应为过片之倒装句 。沉迷于一时之幻境 , 不经意中瞥向已经挂起的窗帘外面,飞花丝雨映入眼帘,这便引出“自在”二句之文 。而在结构艺术上,词人作如是倒装,使得词之上、下片对称工整,显得精巧别致,极富回环变化的结构之美 。同时 , 也进一步唤醒全篇,使帘外的种种愁境,帘内的愁人更为分明,不言愁而愁自现 。《续编草堂诗余》曰:“后叠精研,夺南唐席 。”正是对此章法技巧的高度评赞 。句中“闲”字,本是形容物态,而读者返观全篇,知此正是全词感情基调——百无聊赖的情感意绪 。作为红线贯串打通全词,一气运转,跌宕昭彰 。张炎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 。”(《词源》卷下)试观此作,谁谓不然?
此词以柔婉曲折之笔,写一种淡淡的闲愁 。在生活中 , 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的一份闲愁 。不知何时何处 , 它即从你心底无端地升起,说不清也拂不去,令人寂寞难耐 。词人们又总是能更敏锐地感受到它,捕捉住它 , 并流诸笔底 。而此时,又必然会渗透进他们对时世人生的独特感受 。冯延巳的《鹊踏枝》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的这般闲情,却也包蕴着一种由时代氛围所酿成的说不清、排不开的愁绪 。“古之伤心人也”的秦观,年少丧父,仕途抑塞,于新旧党迭为消长之际 , 一再受到排抑 , 满腹满腔人生的遭际感慨,泛化为一种凄怨感伤的心境意绪而弥漫于词作之中,呈现出含蓄蕴藉、窈深幽约之美 。此词曲折传情而凄清婉美,《词则大雅集》卷二称“宛转幽怨,温韦嫡派” 。作为婉约派词人 , 他正是远祖温韦 , 近承晏柳,融各家所长为一体,成其细腻含蓄而又凄怨感伤之风格,吟唱出较“花间”、“尊前”更为绸缪凄婉的角声,别具一番魅力 。
沅溪沙的意思,《浣溪沙》的诗意

文章插图
3、苏轼的《浣溪沙》的全文翻译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 , 又暗寓怀人之意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 , 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 。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
作品名称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作    者
晏殊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珠玉词》
文学体裁

题    材
伤春词
作品原文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浣溪沙⑴
一曲新词酒一杯⑵,去年天气旧亭台⑶ 。夕阳西下几时回⑷?
无可奈何花落去⑸,似曾相识燕归来⑹ 。小园香径独徘徊⑺ 。 [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杯酒 。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旧,旧时 。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
【沅溪沙的意思,《浣溪沙》的诗意】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 , 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 
白话译文
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 , 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 , 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表达了时光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 , 词人面对现境时 , 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 , 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 。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这样 , 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的伤感 。于是词人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 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 , 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
下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都是描写春天的 , 妙在对仗工整 。为天然奇偶句 , 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 , 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 , 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 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 , 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 。这一句应上“几时回”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 。“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 , 心情无法平静 。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 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
名家点评
杨慎:“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偶 。(《词品》)
沈际飞: “无可奈何花落去”,律诗俊语也,然自是天成一段词,着诗不得 。(《草堂诗余正集》)
张宗橚:细玩“无可奈何”一联,意致缠绵,语调谐婉,的是倚声家语,若作七律,未免软弱矣 。(《词林纪事》) 
作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晏殊(991年—1055年) , 字同叔 , 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 , 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 , 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 , 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
翻译如下: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 。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 , 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 , 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 , 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 。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 , 富有哲理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步入仕途之日,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 。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 。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 , 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 。
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 , 故上书请求外任 。获准后 , 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
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 。任湖州知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
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 , 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 。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
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所作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全文白话翻译: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 , 枣花随风飘落 。村南村北响起纺车缫丝的声音 。穿着麻布衣裳的农人坐在老柳树下叫卖着黄瓜 。我酒意上心头,一路上都昏昏欲睡 。艳阳高照 , 又使人口渴难忍 。敲敲一家农人的院门,看他可否给一碗浓茶解渴 。
全词原文如下: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 牛衣古柳卖黄瓜 。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今属江苏)任太守时所作 。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 。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 。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 。
此词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 。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 , 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作者在“谢雨道上”,突然 , “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 。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 。
“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 。“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突出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 。“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 。“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 , 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 。
翻译如下:
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 。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 。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
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 , 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 , 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 。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步入仕途之日 , 正值王安石变法之时 。朝廷上革新派和守旧派两军对峙,斗争激烈 。苏轼站在守旧派的立场上,多次上书神宗,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并请求尽快制止变法 。
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 , 故上书请求外任 。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
在此期间,苏轼针对新法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写了一些讥讽新法的诗文,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 。任湖州知州后不久,乌台诗案便发生了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
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 , 并无实权 , 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 。苏轼到任后 , 心情郁闷 , 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
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 。
山中的兰花刚刚萌生娇嫩的嫩芽浸入溪水中 , 松林间的沙路被泉水冲刷得没有意思尼土 。黄昏时寺外下起了蒙蒙细雨,不时传来杜鹃鸟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只会慢慢变老,不会回到少年时代呢?你看那门前的流水都能往西边流去 。不要等到年老才感慨时光的流逝 。
沅溪沙的意思,《浣溪沙》的诗意

文章插图
4、浣溪沙是什么意思浣溪沙 [ huàn xī shā ] 
基本释义 
1.亦作“浣溪纱” 。亦作“浣纱溪”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分平韵、仄韵两体 。平韵见唐人词 , 仄韵始自南唐李煜,均双调四十二字 。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三 。
2.曲牌名 。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 。其一字数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解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 。分平仄两体 , 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 。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 , 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 。正体双调 , 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 , 下片三句,两平韵 。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 。 
浣溪沙亦作“浣溪纱” 。亦作“浣纱溪” 。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
分平韵、仄韵两体 。平韵见唐人词,仄韵始自南唐·李煜 , 均双调四十二字 。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三 。
曲牌名 。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 。其一字数格律与词牌半阕同 , 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是古诗中的词牌名吧,就是一类诗词的名字,百度搜索浣溪沙就能搜索到很多这类的诗词 。
沅溪沙的意思,《浣溪沙》的诗意

文章插图
5、求晏殊的《沅溪沙》的翻译呵呵 , 浣,念huan一曲新词酒一杯 ,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我边听着小曲边饮酒, 十分惬意怅然的自我派遣着心中的愁绪. 不自觉得由眼前的旧亭台引起今昔的联想, 产生了时光与年华易去难留的淡淡愁思, 于是面对西下的夕阳发出几是才能回来的感叹 我面对花残燕归的景象,伤春叹老之情更为浓烈. 既为花的凋落而无可奈何,又伤感燕子的归来. 只有一个人在小园落花飘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流连, 感到惆怅不安孤独寂寞,无法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