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小看一个处处示弱的人( 二 )


庞涓见状,得意说道:
“我早知道齐国的士兵都胆小如鼠,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
于是,传下将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资,集中骑兵轻装前进,追歼齐军 。
而孙膑早已迂回至马陵道两侧,埋伏魏军 。
最终齐国以少胜多,一举歼灭了魏国主力部队 。
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
做人更是如此 。
你若是个朴拙的,世人对你自然少了几分防备之心 。
你若是个刁钻的,别人自然也调出几分刁钻来应对 。
心学大师王阳明在《陈言边务疏》一文里曾写过“示弱四诀”: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
或捐弃牛马而伪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诈溃而埋伏,或潜军而请和,是皆诱我以利也 。”
处处逞强显能,不是明智之举;懂得迂回守拙,才是顶级智慧 。
这种战术看似简单,却能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胜利 。
03
示弱,是一种“旷达”的格局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 。
王阳明举兵勤王,力挽狂澜,会齐各地军兵,仅用43天就平定了叛乱 。
可这时,太监却怂恿皇帝,先把宁王放出去,再让皇帝亲自平叛,以彰显皇帝威信 。
另一边,又怕王阳明阻拦,太监们散播谣言,说王阳明和宁王勾结谋反,见事败,才擒拿了宁王 。
王阳明知道,一旦宁王逃出去,再抓未必这么容易,而且再来一次平叛,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
而太监总管张勇此人心胸狭隘,不捞点好处,定不肯善罢甘休 。
所以他求见张勇,把平叛的功劳拱手相送,自己则称病不出,住进寺庙 。
张勇得了好处,拼命斡旋,最终把一场弥天大祸消弭于无形 。
很多人为王阳明鸣不平,认为王阳明怕了一群太监,但是王阳明却不以为意 。
在国家的利益面前,个人的面子根本又能算什么呢?
大器之人,定当放眼长远,能屈能伸,以退为进;
成大事者,当以大局为重,举重若轻,既拿得起,也放得下 。
他们懂得,逞强赢得一时,示弱才能赢得一世 。
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格局 。
04
示弱,是一种“不争”的修养
老子说: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
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
这句话的大意是: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就是最高贵的德行 。
大学时,宿舍有个山东哥们老张,巨能喝,白酒二斤起,啤酒踩箱喝 。
国庆期间,大学同学结婚,我和老张相约一起去参加婚礼 。
宴席上,聊到了酒量这个话题,一男生不停挑衅老张,想要比划比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