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遗址,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

1、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吴城遗址 。
吴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 , 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萧江上游丘陵坡地 。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
吴城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 。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 。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 , 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 。
吴城遗址的价值意义:
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基地,江西省博物馆已在吴城建立考古站 , 是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 。吴城遗址的发现,对于认识长江流域土著青铜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遗址,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

文章插图
2、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吴城遗址,打破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 。
吴城遗址是1973年秋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 。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吴城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 。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 。
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 。

吴城遗址发现意义:
吴城遗址出土文物既有自身浓厚的地方特色,又受到中原商殷青铜文化的深刻影响,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教授将其命名为“吴城文化” , 奠定了吴城文化研究的基础 。
吴城遗址应该算是十分古老的遗址了,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15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历史可谓是十分悠久,在该遗址上,我国考古学家发现了石器、陶器等大批历史文物,它们能够保存到现在也算是一个奇迹,这个遗址于我国对商代的考察有着重大的意义 。
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遗址,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

文章插图
3、1973年江西发现的什么遗址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1973年江西发现的是江西省樟树市商代遗址 。同年开始发掘 。这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最早发现的商代遗址 , 其发现、发掘标志着江西早期文明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 揭开了南方地区商代考古的新篇章 。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
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 。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 。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发源地之一 。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
发掘历史:
吴城遗址是1973年秋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 。年 代: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1世纪 。遗址经过六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至3米不等,划为七层,分三期文化 。共清理房基2座,窑址12座,灰坑55个,墓葬16座 。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900余件,特别是陶文、原始瓷、铸铜工具的出土,是江西考古新的重大发现 。
出土文物:
在古肖江的上游,距樟树市城区西南44公里的山前乡吴城村,有一个著名的方国(都邑) , 这就是吴城商代遗址 。有专家认为,传说中的太伯奔吴,这里曾是路经之地 , 太伯先奔荆蛮,从这里下赣江,再到吴越 。据吴城黄村族谱记载 , 吴城早年曾有吴王庙,后被废 。1973年9月吴城遗址被发现以来,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实地指导下,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先后与省、市文物主管部门一起,进行了九次大规模的发掘和整理 。揭露面积6000余平方米,清理房基3座、陶窑12座、灰坑和窑穴92个、墓葬20座、水井2口、铸铜遗迹一处、道路1条以及完整而宏大的宗教祭祀场所,出土了较完整的石器、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1100余件 。
吴城遗址中陶文、原始瓷、铸铜遗迹、龙窑的发现为江西省考古史上重大发现 , 标志着吴城地区早在3500多年前已进入了人类的文明时代 , 否定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 。
大量的陶文和符号等实物资料 , 论证了殷商时期赣鄱地区不是“荒服之地”,而是高度的文明区域;铸铜遗迹、工具和精美的青铜器的出土,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和中原一样,能熟练地掌握铸造技术,生产高质量的青铜器,解决了南方地区殷商时期能否铸造青铜器的重大学术问题 。大量的完整器物,特别是四十多种印纹陶纹样,是打开研究江南古文化的一把"钥匙"和年代学的"标尺",结束了江南考古长期存在的文化年代上的紊乱 。吴城遗址是长江以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商代人类居住遗址,也是迄今江西境内唯一的一处内涵具有较多中原商文化因素的遗址,现已命名为吴城文化,直至仍是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研究的热门,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
文化研究:
【吴文化发祥赣中】
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三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发祥地在何处历来受到史学界、文化界的关注,更为海内外吴氏宗亲所看重 。早在1907年,蔡元培、吴梅、柳亚子、田汉等人就开始研究吴文化;1937年,蔡元培、吴梅、顾颉刚等人发起成立了“吴越史地研究会” , 开始出版《吴越文化论丛》,掀起了吴文化研究的高潮 。1984年,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吴泽的倡导下,在苏州成立了中国吴文化研究会,重提吴文化研究与构建 。
樟树市境内的吴城遗址,是江南首次发现的大规模人类居住的商代遗址 ,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省、市文化工作者的8次发掘,发现了龙窟、水井、墓葬、铸铜、“D廊式”路面、宗教场所等重要遗迹,出土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1100多件较完整的文物、文字和符号200个、纹样40余种,尤其是商代龙窑的发现 , 属我国早期龙窑的首次发现,把我国的龙窑历史推前了近千年,成为打开研究江南古文化的一把“钥匙” , 引起了史学界、文化界的极大兴趣 , 围绕吴城文化专题的论文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上百篇 。
不仅如此,樟树市境内的筑卫城遗址和新干县境内商代大墓也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
三十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顾颉刚在研究清代乾隆年间江西临江府出土的11件吴国第十五民王宫重器“者减钟”时就指出:“春秋初年古句吴地城远在江西”,“临江府治今为清江县(现樟树市),在赣江西岸 , 又江西新建县北一百八十里有吴城镇,当赣江入湖之口,疑当时吴都即在此,其傍鄱阳湖犹之迁苏后傍太湖也 。”
1991年,中国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卢水石先生在上海出版的《社会科学报》上,正式提出了吴文化发祥地在江西的观点;1992年,原江西省博物馆袁进同志在《南方文物》上发表了“吴城文化族属句吴说”,其主要观点是吴城文化是先吴文化,早于太湖流域的吴文化 。吴文化发祥地究竟在何方?素有“吴头楚尾”之称的江西已成为有关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
江西吴城遗址惊现大量商代人头骨:
继1995年江西省考古所等有关单位对吴城商代遗趾西面城墙进行解剖时发现4具商代人头骨后,江西省考古专家在对该段城墙进一步挖掘时,在近4米 深的外城壕中发现了密集的商代人头骨――不到10平方米内发掘了近20具头盖骨和部分肢骨 , 专家据此推测城壕两侧还有大量头盖骨 。
此次发现的近20具头盖骨上依稀可见清晰的纹路 。据江西省考古专家介绍,在考古中被发掘出的头盖骨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战俘被割首;一种是祭祀中猎头仪式的产物 。就发掘的情况来看,这些头盖骨很有可能是大量战俘被割首所至 , 每具头盖骨的死亡年龄、身份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测量和考证,此次头盖骨的发现反映了当时战争的规模、方式和惨烈程度 , 对于研究商代城邑攻守战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已发掘的头盖骨已被妥善保管 。
吴城遗址位处樟树山前吴城乡吴城村,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1973年修水库时被发现,是江南地区首次被发现的商代遗址,2001年被评为“中国20世纪百大考古发现” 。至今,江西省考古所等有关单位对其先后进行了9次考古发掘 , 曾发掘出青铜器、陶瓷、窑炉、祭祀广场等古文物,其中,陶瓷中出现了大量的原始瓷,中国有考古专家认为中国原始瓷就源于吴城 。江西省考古专家在吴城遗址设立了专门的考古工作站,他们认为吴城遗址是探寻赣鄱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及文明模式、文明物化形态的权威之地 。
吴城遗址发现“中国分裆鬲王”:
鬲,古代一种炊具,似鼎、圆中、足中空而曲 。在吴城商代遗址10次发掘中,已出土几百件、大小不一、形态千姿的鬲 。2001年12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樟树市博物馆在该遗址进行第10次发掘时,在遗址高地岭区清理出一件大型商代陶鬲,经过一年多的晾干和修补 , 已复原完整 。它高47.8厘米,口径40.2厘米,腹径38.7厘米,为灰色夹细砂陶质,敞口,弧腹,三袋足,通体饰粗绳纹,颈部附加一道宽带绳索堆纹,腹至腿部亦附加绳索堆纹 。伴着出土的还有吴城二号鬲,它距今3500多年,出土的一号鬲比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三期最大的陶鬲、河南二里冈文化上层一高43.2厘米,口径32.7厘米,腹径35厘米 , 陶质陶色纹饰均与一号鬲相同 。其时代为吴城商代遗址一期早段,期最大的两件陶鬲都大,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一件,专家们称之为“中国分裆鬲王” 。吴城一号鬲的修复问世,是继吴城遗址获20世纪中国百年考古发现殊荣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对研究吴城文化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复原保护:
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内涵 , 既受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该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否定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 。吴城遗址先后在1984、1987年分别列为市、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基地,江西省博物馆已在吴城建立考古站,是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 。
“殷墟文化过长江,江南又一春”,面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城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苏秉琦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根据地层迭压关系和考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吴城文化分为商代中期、晚期以及商末周初三个时期,这儿是吴城文化的都城所在地,前后延续整整400年 。
40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但它却成为打开江南古文化宝库的一把“钥匙”和研究年代学的一把“标尺” 。据考察 , 在这个被誉为“赣之魂”的商代城邑遗址,有城墙、房址、陶窑、墓葬、水井、宗教祭祀场所等,是相当完整的都邑结构 。已出土完整的石器、青铜器、陶瓷与玉器等文物4000余件,刻化陶文或符号200余个,几何印纹陶纹样40余种 。
樟树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决定从现起全面展开对吴城遗 址的保护和展示工作 。“古文化、古城、古文明”,是再现吴城文明的“三部曲” 。按照保护展示的规划,将兴建吴城遗址博物馆 , 建设吴城商代遗址保护展示园区,较全面而形象地展示吴城遗址研究成果及重大文化价值;2003年至2005年,复原商代房址、冶铸作坊、祭祀场所、制陶作坊等重要遗址,进行地面展示;2006年至2010年,逐步恢复符合吴城文化时期的生态环境,或有利于现存遗址保护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从而建立永久性的国家历史文化遗址园区 。
作为国家文物局“十五”计划的重点保护项目,吴城遗址保护展示的工程浩大恢宏,将历时10年,预计将投资近6000万元 , 主要由国家拨款 。而其中要做的工作也相当复杂 , 为保护遗址和建设博物馆,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而且需要运用高科技攻破各项难关 。到2010年,吴城遗址将成为中国的“黄石公园”,依托其现存的历史遗迹 , 结合修复的吴城风貌,成为一个半封闭的公园景区,对外展示商代吴城的风采 , 让逝去的吴城文明再现于世 。
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遗址,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

文章插图
4、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吴城遗址 。
吴城商代遗址位于樟树市西南44公里的山前吴城村、肖江上游的丘陵坡地上 。是1973年秋兴建吴城水库时发现的 。年代: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它是在江南首次发现的较大规模的商代文化遗址 。考古界称之为"吴城文化" 。遗址中心在吴城村土城内 。
扩展资料
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遗址内发现有陶窑区、冶炼区、居住区、墓葬区、祭祀广场等遗迹 。出土陶器、原始瓷器、铜器、石器等遗物数千件 。
其中烧造考究的原始青瓷器的发现,证明了这一地区即是青瓷器的发源地之一 。许多陶瓷器物上还带有刻划的文字符号 。
遗址经过六次科学发掘 , 共揭露面积2000余平方米,文化堆积厚2至3米不等,划为七层,分三期文化 。共清理房基2座,窑址12座,灰坑55个,墓葬16座 。出土较完整的石器、陶器、青铜器、 玉器、牙雕等900余件,特别是陶文、原始瓷、铸铜工具的出土 , 是江西考古新的重大发现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城商代遗址
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遗址,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

文章插图
5、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遗址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遗址为吴城遗址 。
吴城遗址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萧江上游丘陵坡地 。发现于1973年,同年开始发掘 。吴城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
【1973年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遗址,在江西省樟树市发现的什么遗址?】吴城遗址从1973年9月吴城遗址被发现以来,已进行了九次大规模的发掘和整理 。揭露面积6000余平方米,清理房基3座、陶窑12座、灰坑和窑穴92个、墓葬20座、水井2口、铸铜遗迹一处、道路1条以及完整而宏大的宗教祭祀场所 , 出土了较完整的石器、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玉器、牙雕等1100余件 。
吴城遗址出土文物的复原保护
出土文物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既受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该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否定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论断 。
吴城遗址先后在1984、1987年分别列为市、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城商代遗址已成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基地,江西省博物馆已在吴城建立考古站 , 是江西第一个农村考古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