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踩高跷是什么地方的风俗踩高跷在我国北方地区非常流行,它又被称为走高腿、扎高脚、踏高跷等,踩高跷表演分为文跷、武跷两种 。在民间传说中,踩高跷这个活动起源于晏婴出使邻国被人嘲笑身材矮?。?然后他就给自己绑上木腿这个事件 。
踩高跷是一个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它在我国北方地区非常流行 。踩高跷又被人们称为走高腿、扎高脚、踏高跷等,相传它在春秋时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
踩高跷的表演可以分为文跷、武跷两种,其中文跷这类的表演更侧重于人物扮相和扭逗,而武跷则注重各种表演技巧和绝学,现在不同地区的高跷的风格都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
民间还有一个关于高跷的传说,就是说春秋战国时的晏婴因为出使邻国被人们嘲笑身材矮小,所以就在身上装了一对木腿,从此之后踩高跷的活动就开始在民间流传 。
文章插图
2、高跷是哪里的民间艺术?我很急用??拟鹤舞蹈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 。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 。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
高跷,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 , 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
高跷溯源
关于高跷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 。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 。(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 , 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 。(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 。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 。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 , 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 。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
今人所用的高跷 , 多为木质 , 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 。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动态风趣 。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
传承演变
山西省内各地的高跷高度不一,高跷低的低至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绛等县,高跷的高度达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 。平时,高跷以四尺左右的高度为多见 。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 , 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 。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 。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
浮山县的武高跷,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居中,最后由丑汉压阵 。表演首先扭各种场图,然后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 。
垣曲县境内的胡村一带,高跷主要是表演特技 。这里的高跷表演 , 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而且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立抬、组合抬等高难度抬法,并能构成“马拉车”、“过天桥”的造型 。这个县的高跷 , 难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
新绛县境内的柏壁村和交口县的双池镇的“扑蝴蝶”,是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 。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挑着蝴蝶前行 , 男青年饰演小生 , 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甚为活泼、生动 , 趣味性很浓 。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
稷山县和右玉县的“走兽高跷”,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 。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 , 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 , 在乐曲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 。
夏县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只跷,四人共绑五只跷的“连腿高跷”,进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难度是很大的 。
在原平、平定、定襄县境内的高跷,边扭秧歌步 , 边变换队形,然后进行评说和演唱,叫做“高跷秧歌” 。在隰县的干家庄,还有在跷腿衔接处拴上个小铃挡的“响铃高跷”表演方式 。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 五花八门,不拘一格 。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 。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 , 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
京津一带的高跷 , 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 。
辽南高跷
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 , 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 , 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 。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亦称独木跷) , 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 , 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
高跷的有关记载——古文献《列子.说符篇》记述了一个叫做兰子的人,他为宋元公表演跷技时,小腿上绑着比身体长一倍的两根木棍(跷),快速地跑跳并向空中循环抛弃七把短剑,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后非常吃惊 。这故事说明高跷在魏晋时期已是一种杂技,并有较高的技艺 。今出土北魏时期墓碑上的“百戏图”也有当时“乔人”形象,可知高跷历史源流之久远 。
史海钩沉
关于高跷的起源,已故历史学家孙作云(公元1912~1978)在他的《说丹朱——中国古代鹤氏族之研究——说高跷戏出于图腾跳舞》一文中,首次提出高跷源于鹤图腾崇拜的论点,并以《山海经》古文献为据:“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 。晋人郭璞注释为:“或曰有乔国 , 今伎家乔人盖象此身”,清人吴任臣注释为:“乔人,双木续足之戏,今曰xi(同屣)跷” 。两种注释都认为长股国人即用木跷扎在脚上的长脚人 。《说丹朱》中认为:高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用于宗教祭祀仪式,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式 。尧舜时的丹朱是以鹤为图腾的氏族 , 高跷戏直接出于古代的鹤图腾氏族的跳舞 。近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有一字可以解释为“像一个人双脚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迟商代后期,民间独特的这种踩高跷舞蹈形式就已经问世 。这又是源于图腾崇拜的补充 。不仅如此,非洲扎伊尔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仪式中,也有踩跷的表演,一名巫师的腿上绑扎着长木跷,徐徐走动 , 两手缓缓起舞 。这当是“图腾崇拜说”“宗教仪式说”的又一佐证 。
高跷起源的劳动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另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 , 但臂长三丈 。“或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 。”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所描绘的酷似现今居住在广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踩着木跷在浅海中撒网捕鱼的形象 。另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 , 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 。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 。
诸艺集粹
从杂技向扮戏的演变——高跷不同时代的名称 , 说明它从杂技表演向扮演戏曲人物的演变 。魏晋前后的“乔人”是从图腾崇拜向杂技的过渡,高超的惊人之技艺,虽带有神秘色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 。隋唐时的高跷从叫作“长跷伎”名称中 , 可知它已是娱乐性表演形式 。南宋临安灯节中“踏跷”和“村田乐”“扑蝴蝶”一起出现,说明已成为民间舞蹈 。明清文献记载 , 高跷常与秧歌结合扮演戏曲人物 , 叫作“高跷秧歌” 。如《京都风俗志》载:“秧歌,以数人扮陀头、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锣、足皆登竖木,谓之'高跷秧歌'” 。现在京津一带的高跷多属此类,演员12名,分扮陀头,小二格、渔、樵、耕、读等人物,或扮成《水游传》《白蛇传》《西游记》等戏曲人物 。表演又有文、武跷之分,文跷讲究扭、逗,或表演情节简单的小戏 。武跷强调个人技巧,如“单腿跳”“扑虎”“劈叉”以及“越障碍”“跳高桌”等 。北京房山张谢村名为“登云会”的高跷,其木跷长140厘米,技艺精湛的演员可后屈一腿,只用单跷从四张叠起的高桌上一跃而下 。
其他地区的高跷各有所长 , 所用木跷高低不同 , 用于技巧表演的多在l米左右 , 最高的跷可达2米,但多用于走和简单的表演 。伴奏乐器有两类,一类如京津高跷,锣鼓四件(腰鼓、手锣各二),自敲自舞并为全队表演伴奏 。另一类用大鼓大钹等打击乐伴奏,音量大,气氛热烈,如河北、山东高跷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作惊险表演:最下层的舞者踩跷,共用肩扛起两根长木棍 , 中层的舞者不踩跷站在木棍上,他们肩上还站着扮演《白蛇传》的三名演员,或是站着一名舞弄小花伞的儿童 , 最下层的演员还能缓步向前移动 。河南嵩县的“托装”是高跷与“肘阁”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所谓“肘阁”,是表演者把一铁制的特殊道具绑扎于身 , 另把一二名儿童稳扎在道具的上端,犹如用手托起,形成两层或三层的各种戏剧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钱豹”“丑三打柴”等 。该地“托装”的舞者脚下踩着木跷,上面有一二儿童,其表演及道具制作难度之大 , 可想而知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拟鹤舞蹈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 。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 , 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 。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
高跷 , 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 , 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
高跷溯源
关于高跷的起源 , 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与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 。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 。(见孙作云《说丹朱》);考古学家认为 , 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跷起舞形象的字 。(方起东《甲骨文中商代舞蹈》)两者可互相印证 。
古文献《山海经》中有关于“长股国”的记述,根据古人的注释 , 可知“长股国”与踩跷有关 。从“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这一注释中 , 我们不难想象出脚上绑扎着长木跷,手持长木制成的原始捕鱼工具在浅海中捕鱼的形象 。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 , 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 。
今人所用的高跷,多为木质,表演有双跷、单跷之分 。双跷多绑扎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艺;单跷则以双手持木跷的顶端,便于上下 , 动态风趣 。其表演又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与绝招 , 各地高跷,都已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与民族色彩 。
传承演变
山西省内各地的高跷高度不一,高跷低的低至数寸 , 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绛等县,高跷的高度达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 。平时,高跷以四尺左右的高度为多见 。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 , 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 。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 。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
浮山县的武高跷,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居中,最后由丑汉压阵 。表演首先扭各种场图 , 然后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 。
垣曲县境内的胡村一带,高跷主要是表演特技 。这里的高跷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而且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立抬、组合抬等高难度抬法,并能构成“马拉车”、“过天桥”的造型 。这个县的高跷,难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
新绛县境内的柏壁村和交口县的双池镇的“扑蝴蝶”,是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 。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挑着蝴蝶前行,男青年饰演小生,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 , 甚为活泼、生动,趣味性很浓 。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
稷山县和右玉县的“走兽高跷”,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 。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 , 前系兽头 , 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 , 在乐曲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 。
夏县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只跷,四人共绑五只跷的“连腿高跷”,进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难度是很大的 。
在原平、平定、定襄县境内的高跷 , 边扭秧歌步,边变换队形,然后进行评说和演唱,叫做“高跷秧歌” 。在隰县的干家庄 , 还有在跷腿衔接处拴上个小铃挡的“响铃高跷”表演方式 。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 五花八门 , 不拘一格 。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 。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 。
辽南高跷
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 , 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 , 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 。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亦称独木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 , 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
高跷的有关记载——古文献《列子.说符篇》记述了一个叫做兰子的人,他为宋元公表演跷技时,小腿上绑着比身体长一倍的两根木棍(跷),快速地跑跳并向空中循环抛弃七把短剑,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后非常吃惊 。这故事说明高跷在魏晋时期已是一种杂技,并有较高的技艺 。今出土北魏时期墓碑上的“百戏图”也有当时“乔人”形象,可知高跷历史源流之久远 。
史海钩沉
关于高跷的起源,已故历史学家孙作云(公元1912~1978)在他的《说丹朱——中国古代鹤氏族之研究——说高跷戏出于图腾跳舞》一文中,首次提出高跷源于鹤图腾崇拜的论点,并以《山海经》古文献为据:“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 。晋人郭璞注释为:“或曰有乔国,今伎家乔人盖象此身”,清人吴任臣注释为:“乔人,双木续足之戏,今曰xi(同屣)跷” 。两种注释都认为长股国人即用木跷扎在脚上的长脚人 。《说丹朱》中认为:高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用于宗教祭祀仪式,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式 。尧舜时的丹朱是以鹤为图腾的氏族,高跷戏直接出于古代的鹤图腾氏族的跳舞 。近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有一字可以解释为“像一个人双脚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 , 至迟商代后期,民间独特的这种踩高跷舞蹈形式就已经问世 。这又是源于图腾崇拜的补充 。不仅如此,非洲扎伊尔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仪式中,也有踩跷的表演,一名巫师的腿上绑扎着长木跷,徐徐走动,两手缓缓起舞 。这当是“图腾崇拜说”“宗教仪式说”的又一佐证 。
高跷起源的劳动说,可依据晋人郭璞的另一条注释:长臂国人在赤水之东,身体像常人,但臂长三丈 。“或曰,长脚人常负长臂人入海中捕鱼也 。”由此联想到,脚长是绑扎着木跷,手长是手中拿着长木制作的捕鱼工具 , 所描绘的酷似现今居住在广西防城“京族三岛”的京族渔民踩着木跷在浅海中撒网捕鱼的形象 。另据1930年代《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 , 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 。这又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记载 。
诸艺集粹
从杂技向扮戏的演变——高跷不同时代的名称,说明它从杂技表演向扮演戏曲人物的演变 。魏晋前后的“乔人”是从图腾崇拜向杂技的过渡,高超的惊人之技艺,虽带有神秘色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 。隋唐时的高跷从叫作“长跷伎”名称中,可知它已是娱乐性表演形式 。南宋临安灯节中“踏跷”和“村田乐”“扑蝴蝶”一起出现,说明已成为民间舞蹈 。明清文献记载,高跷常与秧歌结合扮演戏曲人物,叫作“高跷秧歌” 。如《京都风俗志》载:“秧歌,以数人扮陀头、渔翁、樵夫、渔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锣、足皆登竖木,谓之'高跷秧歌'” 。现在京津一带的高跷多属此类,演员12名,分扮陀头,小二格、渔、樵、耕、读等人物 , 或扮成《水游传》《白蛇传》《西游记》等戏曲人物 。表演又有文、武跷之分,文跷讲究扭、逗,或表演情节简单的小戏 。武跷强调个人技巧,如“单腿跳”“扑虎”“劈叉”以及“越障碍”“跳高桌”等 。北京房山张谢村名为“登云会”的高跷,其木跷长140厘米,技艺精湛的演员可后屈一腿,只用单跷从四张叠起的高桌上一跃而下 。
其他地区的高跷各有所长,所用木跷高低不同,用于技巧表演的多在l米左右,最高的跷可达2米,但多用于走和简单的表演 。伴奏乐器有两类,一类如京津高跷,锣鼓四件(腰鼓、手锣各二) , 自敲自舞并为全队表演伴奏 。另一类用大鼓大钹等打击乐伴奏,音量大,气氛热烈,如河北、山东高跷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作惊险表演:最下层的舞者踩跷,共用肩扛起两根长木棍 , 中层的舞者不踩跷站在木棍上,他们肩上还站着扮演《白蛇传》的三名演员,或是站着一名舞弄小花伞的儿童,最下层的演员还能缓步向前移动 。河南嵩县的“托装”是高跷与“肘阁”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所谓“肘阁” , 是表演者把一铁制的特殊道具绑扎于身 , 另把一二名儿童稳扎在道具的上端 , 犹如用手托起,形成两层或三层的各种戏剧人物造型,名目繁多,如“金钱豹”“丑三打柴”等 。该地“托装”的舞者脚下踩着木跷,上面有一二儿童,其表演及道具制作难度之大 , 可想而知 。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高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 。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 。这种活动在山西全省境内流行甚为普遍 , 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
高跷 , 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
山西省内各地的高跷高度不一,高跷低的低至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绛等县,高跷的高度达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 。平时,高跷以四尺左右的高度为多见 。
高跷在山西的延传历史悠久,在晋中一带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高跷无文字记载,但最迟也应从北魏开始了 。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 。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
浮山县的武高跷,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 , 戏曲人物居中,最后由丑汉压阵 。表演首先扭各种场图,然后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 。
垣曲县境内的胡村一带,高跷主要是表演特技 。这里的高跷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而且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立抬、组合抬等高难度抬法,并能构成“马拉车”、“过天桥”的造型 。这个县的高跷,难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
新绛县境内的柏壁村和交口县的双池镇的“扑蝴蝶”,是既有故事情节 , 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 。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 , 挑着蝴蝶前行,男青年饰演小生,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甚为活泼、生动,趣味性很浓 。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
稷山县和右玉县的“走兽高跷”,是由两人表演的连体高跷 。高跷表演者脚绑木跷,腰缚兽皮,前系兽头,上身扮演与之相应的人物,组成一组造型,在乐曲锣鼓声中边舞边前进 。
夏县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只跷,四人共绑五只跷的“连腿高跷”,进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难度是很大的 。
在原平、平定、定襄县境内的高跷,边扭秧歌步,边变换队形,然后进行评说和演唱 , 叫做“高跷秧歌” 。在隰县的干家庄 , 还有在跷腿衔接处拴上个小铃挡的“响铃高跷”表演方式 。
山西省境内,高跷表演形式多种多样 , 五花八门 , 不拘一格 。这些高跷的表演时间,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的闹“红火”活动中,高跷是整个活动中的一种表演形式 。这种活动内容机动性大 , 行动比较自如,可以在大场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
山东高跷常叠起三层(二三层无跷)扮演戏曲人物 , 上层人踩在下层人的肩上照常行进 。
京津一带的高跷,演员常表演“单脚跳”、“劈叉”、“过障碍”等高难技巧;有的则用单脚表演从四张高桌上一跃而下等绝技 。
辽南高跷
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开始时先要“搭象”(叠起两层的造型)唱秧歌 , 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场变换队形图案 , 然后分组表演双人对舞、“扑蝴蝶”、“渔翁钓鱼”以及扮演民间小戏等 。
少数民族的高跷,演员均着本民族的服饰,表演别具一格 。例如:布依族既有双跷、又有单跷(亦称独木跷),两手都持跷端,制作方便 , 其独木跷尤为儿童所喜爱;白族的“高跷耍马”,演员也是踩着木跷,身着马形道具表演;维吾尔族“双人高跷”,则把民间对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
高跷的有关记载——古文献《列子.说符篇》记述了一个叫做兰子的人,他为宋元公表演跷技时,小腿上绑着比身体长一倍的两根木棍(跷),快速地跑跳并向空中循环抛弃七把短剑,五把常在空中,元君看后非常吃惊 。这故事说明高跷在魏晋时期已是一种杂技 , 并有较高的技艺 。今出土北魏时期墓碑上的“百戏图”也有当时“乔人”形象,可知高跷历史源流之久远 。
很多地方都有 , 不过 , 兰州苦水高高跷则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是在永登县苦水街,有一种高跷,其高度达到3米多 , 足有一层楼房那么高,因此,人们把这种高跷叫作高高跷 。苦水街高高跷表演艺术是当地一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 。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 , 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跷,排成长队,在太平鼓队强大阵容的引导下上街表演 。它的表演历史极为悠久,相传从元末明初就已开始,其起源历史距今已经有700余年 。
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至今还保留着古老而独具特色的高高跷傩社火艺术,这种傩社火共举行4天 。第一天正月三十迎接高高跷天神;第二天傩社火表演队练踩高高跷 , 分配角色 , 有天将、神帅、王朝、马汉等;第三天高高跷傩社火出街游行,场面十分热闹;第四天是苦水街闹高高跷傩社火收场之日,此日下午要举行倒幡杆与倒踩表杆仪式 。苦水高跷的突出特点是它的高 。一般在9尺到1丈那么高,也就是说有3米多高,加上表演者的身高 , 苦水高高跷可达4.7米-5米 。制造高跷的材料,是上好的松木,脚蹬用柳木 。高高跷表演连演3天,每天都有5万-6万人前去观看,场面极为热闹有趣 。
文章插图
3、踩高跷是哪个节日的风俗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很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里面都会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 那么踩高跷是哪个节日的风俗?在元旦、春节、元宵节等等中国传统民俗节日都会出现 , 踩高跷是属于汉族很传统的一种风俗活动,还被称为是缚柴脚 。这种在民间是很流行的一种群众性的表演技艺,通常都会出现在民间节日里面 , 在这天时间内,舞蹈者会在自己的脚上绑着长木跷,之后再去进行表演 。踩高跷的形式很灵活,需要表演者有很强的技艺 。踩高跷的人需要穿上戏装,画上浓妆,由于踩高跷各自的身份不同,因此造型也会有区别,高低也会出现差异 。
文章插图
4、踩高跷是东北的习俗,那么此习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大多数出生于东北农村地区的小孩,在很小的时候都曾经感受过,非常浓郁的东北地方文化习俗 。尤其是在春节或其他重要传统节日时,各地都会举办十分隆重的大秧歌表演 。而在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习俗中,“踩高跷”才是最令大家无法忘怀的美好记忆 。
相信很多来过东北出差或旅游的人,对东北人的第一印象都不会太差 。因为那种源于骨子里的热情好客,总会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无论大姑娘还是小伙子只要一张嘴说话 , 就会让人们感受到积极富感染力的东北话 。
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目中东北话不仅特别好玩,而且还具有简单、直接、表意明确的特色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东北人说话,嗓门都特别大或说话的语气特别冲,但是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淳朴、厚道、善良、的内心世界 。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孕育一方灵魂 。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人,以最冷酷的面孔和态度去面对天寒地冻,但是却把最热情的一面留给了朋友 。即使是独具东北特色的民风民俗,也都具有一种很令人心驰神往的吸引力 。
东北地域特色文化习俗扭大秧歌、踩高跷
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北小孩,日常生活中最有趣味性的娱乐活动,恐怕就是在过春节时成帮结队的去看扭大秧歌 。孩子们虽然看不懂其中的内涵 , 但是却可以通过各种夸张的表演,以及五颜六色的秧歌服和锣鼓、唢呐中看出点门道 。
“打起鼓来敲起锣,唢呐一吹心气活”,东北大秧歌的最大特色就是鼓乐喧天,妆容夸张、服饰绚丽、舞步潇洒 , 再加上各种富有真实感的道具,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秧歌表演就可以隆重开幕了 。
大多数人都是听到打鼓声音之后,就会聚集到即将要表演大秧歌的场地 。大姑娘、小媳妇儿、老年人和小孩子 , 人头攒动、擦肩磨踵一派快乐祥和景象 。无论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 , 只要有大秧歌表演人们就会蜂拥而至 。
1.春节习俗“大秧歌”
(1)源于田间地头的“舞蹈”
在上个世纪由于东北地区的消息比较闭塞,所以即使外面的世界再精彩 , 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也无法感同身受 。在漫长的冬季人们除了在家里“猫冬”之外,女人最常见的业余爱好就是凑在一起“侃大山”,而男人们则会打麻将或玩纸牌 。
这不仅不利于健康的娱乐文化发展,而且还很容易因为家长里短,或者玩牌输赢而出现矛盾 。但是当大秧歌在东北地区不断推广扩散时,很多东北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看扭秧歌上 。所以大秧歌才会在东北地区快速发展 , 并成为了一种独具东北特色的文化习俗 。
如果从根源上来讲扭秧歌习俗,其实发源于东北地区的田间地头 。由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平时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人们在田间劳作休息的时候 。就会扯着嗓子喊几声或又蹦又跳缓解一下身体压力 。
久而久之当这些动作结合在一起之后,就变成了一种有体系的劳动舞蹈 。当这种所谓的舞蹈与民间习俗、祭祀等相互交融之后,就形成了北方汉族民间喜闻乐见,并具有一种乡野气息的舞蹈形式 , 这其实就是最初的秧歌也叫作秧歌舞 。
(2)源于古代“秧歌舞”
当然,如果深入一点去分析秧歌的前身,它其实就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 。在古代社会很多地区都有比较有特色的民歌,当人们在田间劳动的时候唱起,这种容易让人身心愉悦的民歌之后,不仅更有干劲而且趣味性也特别浓 。
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民会在春耕之时,带领全家老小以及全村老百姓,一起走到田间地头敲起大鼓、唱起歌 。并且也有出现一些手舞足蹈的舞蹈动作,当这些祭祀环节结合在一起时 , 就会出现“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的现象,这种祭祀行为就被称为“秧歌” 。
相传北宋时期在农民群体中就已经出现了“秧歌舞” 。“言时较阳 , 春歌以乐”说的就是,农民在田间地头跳“秧歌舞”的情形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北地区的春节习俗扭秧歌 , 其实至少已经存在了1000多年的时间 。
在扭大秧歌的队伍中最能吸引大家眼球的,就是脚踩高跷但又能灵活跃动的那个人 。所谓“踩高跷”就是脚底下绑着两根类似于腿的木棍,这样不仅可以让人的身高瞬间增高到一定程度,而且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
2.“踩高跷”习俗的来源
(1)极具东北色彩的文化习俗踩高跷
“踩高跷”的最大特点就是“高” , 当人用脚踩在“跷”上时,不仅会给人一种巨人的感觉,而在高跷上表演也会赚足眼球 。“踩高跷”又称为“高跷”、“走高腿”或“缚柴脚”,是我国北方民间尤为盛行的一种技艺表演 。
一般情况下人们并不会单独表演“踩高跷”,而是需要在一些比较特殊或重大的节日里 。由专业的踩高跷人士来表演这个难度较高的技艺,比如,在东北农村地区春节或其他传统节日中,扭大秧歌时队伍中就会有踩高跷的人 。
简单说“踩高跷”就是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但是相对于普通表演来说,踩高跷的难度比较大 。必须由从事多年“踩高跷”的表演者,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表现 。由于这种地域性比较强的习俗 , 形式活泼多样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高跷其实也有很多说道,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文跷”和“武跷” 。“文跷”相对来说比较文雅并且特别重扮象与扭逗;“武跷”则强调个人技巧或者绝招 。虽然在北方地区踩高跷比较流行,但是东北地区的踩高跷才更具鲜活特性 。
这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的踩高跷习俗,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域风格,以及极具东北色彩的踩高跷文化特征 。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看踩高跷,可以在春节过后去东北地区,观看最正宗的踩高跷表演并感受最浓郁的东北特色习俗 。
(2)关于踩高跷的习俗传说
1)春秋时期政治家晏婴发明
相传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有一次出使邻国时因为身长不足五尺被邻国人嘲笑 。为了保住国格以及个人尊严,晏婴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他在双脚绑上了两个木棍也就是所谓的“木腿” 。
这不仅使晏婴瞬间变得高大起来,同时也让那些曾经藐视他的人变得哑口无言 。据说这其实就是踩高跷习俗出现的渊源,至此之后人们为了表达对掩映的敬重,便将踩高跷当成了一种民俗在民间发扬光大 。
2)为了翻墙发明高跷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老百姓踩高跷翻越城墙欢度春节 。据说从前有个叫做“两金城”的县城 。城里和城外的老百姓每年春节,都要在一起举行庆祝活动 。但是县官看在眼里之后觉得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于是就向入城的老百姓收取入城费 。
但由于城内外的老百姓共同努力发明了高跷,他们就踩着高跷翻过城墙进入城内,继续与城内的老百姓一起欢度春节 。这个关于踩高跷习俗出现的小故事 , 虽然无法确定真伪但也可以证明,高跷在古代社会时就已经出现了 。
3)图腾崇拜说
很多学者都认为踩高跷习俗其实与图腾和崇拜有关系,在原始社会尧、舜两位上古帝王,在祭祀活动中都会着高跷“拟鹤跳舞” 。大概意思就是踩在高跷上像仙鹤一样翩翩起舞 ,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像图腾致敬 。
关于上古时期目前尚未有具体的文字记载 , 所以踩高跷习俗是否与合同成败有关 , 还有再进一步的考证和分析 。但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明踩高跷习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色习俗,而且也是中国习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
(3)踩高跷习俗最早文字记载
踩高跷作为古代“百戏”之一 , 其实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了北方地区的一项特殊民族活动 。作为一种看起来简单但操作时技巧性特别强的习俗 , 能够一直流传至今就已经说明了踩高跷的习俗价值 。无论踩高跷习俗的起源有多少种说法,但高跷最早有文字记载确实在春秋时期 。
《列子·说符》篇写道:“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 。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 , 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 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
这段源于《列子·说符》篇中的文字记载,其实就说明了踩高跷习俗确实出现于春秋时期 。在当时宋国有一个名为兰子的“百戏”艺人,它就可以很轻松的操控踩高跷技术 , 同时他也因为这个特殊的技艺而受到宋元君召见 。
他将两个木跷绑在自己的双腿之上,然后轻松站起并可以翻转腾挪 。而且在踩高跷时还可以“舞剑”,但却不是单独的拿一把长剑而是五把剑一起舞动 。宋元君看到兰子的高跷表演之后,不仅欣喜若狂并立刻赐给了子兰金帛 。
从这段史料记载中可以了解到 , 踩高跷不仅在春秋时就已经出现,而且已经有人可以将这种技艺表演得出神入化 。从宋国民间高跷艺人兰子为宋元君表演中可以看出,这位民间艺人踩高跷的技术简直无人可及 。
3. 踩高跷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从春秋时期开始踩高跷习俗就不断流传于后世 , 汉魏六朝时高跷被称为“跷技”,而到了宋代高跷又被叫做“踏桥” 。直到10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才最终定名为“高跷” 。表演者不仅可以踩着高跷行走而且还能跳跃和舞剑 。
高跷一般都用1-3尺长的条木制成上有木托,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其中最高者差不多一丈多高 。表演者可以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然后表演有趣的动作或其他节目 。技艺比较高的高跷艺人还可以一边踩高跷,一边在高跷上扮演各种人物或杂技 。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一个人表演踩高跷 , 但是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团体节目中 , 就会出现多人踩高跷逗舞的场面 。在北方地区一般多与扭秧歌队伍一起表演 , 或者在庙会或集市上单独表演踩高跷,这种形式的表演一般都被称为“高跷会” 。
踩高跷作为一种发源于古代社会的民间习俗,最主要的起源方式其实就是劳动人民 , 在闲暇之时于田间垄头所表演的一种娱乐方式 。虽然在最开始时并没有任何体系或者章法,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最终演变成了一种民俗 。
踩高跷作为北方地区的特殊习俗,其实真实的反映出了北方劳动人民,最朴实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内容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之余也需要有休闲方式,而扭秧歌和踩高跷就是在这些休闲娱乐活动中,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而演化出来的民间习俗 。
在古代,过春节时大家必须在一起过,无论你是在城里还是在郊外,但是城门每天会关闭 , 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踩着高跷翻过去,于是就有了踩高跷 。
是源于以前的农民,因为当时的农民在劳作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娱乐,所以只能哼唱两句歌曲,久而久之就演变了踩高跷,扭秧歌 。
应该也只是以前民间艺术的一种,后来被人们流传了下来,也成了一种风俗习惯 。
文章插图
5、踩高跷捕鱼是哪个民族的【高跷是属于哪个民族的,踩高跷是什么地方的风俗】1、高跷捕鱼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金滩,京族渔民踩着高跷捕鱼捞虾 。
2、广西东兴市金滩 , 京族渔民踩着高跷捕鱼捞虾 。京族聚居在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 。这一带,鱼虾一般在一米多深的浅海活动,从古时起,京族人就探索出踩高跷捕鱼捞虾的经验 ,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劳作方式 。
3、这种类似杂技表演的捕鱼法,让人大开眼界 。随着现代化捕鱼作业的发展,高跷捕鱼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只有很少人还会这项传统技艺 。面对即将消失的民俗传统,我们应当怀着深深的虔敬 , 用镜头和文字把它们如实记录下来并唤起更多高跷捕鱼 。
- 花胶是什么,什么是花胶?
- 为什么水里会自然有鱼,鱼为什么会在水里游?
- 84可以消除中性笔字迹,如何祛除纸张上黑色水笔的字迹不留痕迹,84消毒液可以吗
- 飞机透明袋子是哪种,飞机可以带化妆品吗可以带多少 飞机透明袋子是哪种
- 海东十大特色小吃
-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路线是什么,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什么?
- 湖南热疗产品品牌排行榜,TDP治疗仪十大品牌 哪个品牌好
- 春节的童谣顺口溜,过年儿歌顺口溜是什么?
- 四季豆长期储存方法,新鲜四季豆怎样保存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