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端午节有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放纸鸢等 。
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
2、端午食粽: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 , 花样繁多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
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 , 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
4、悬艾叶菖蒲: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 , 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 , 用以驱瘴 。
5、放纸鸢:放纸鸢,即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在中国南方一带城市,端午节放风筝也是一种习俗 。端午时期,儿童放风筝称之为“放殃” 。风筝 , 即纸鸢 。
文章插图
2、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请朋友们告诉我!谢谢@!端午节的具体习俗活动主要有:
扒龙舟、挂艾草与菖蒲、聚午宴、端午浴、放纸鸢、荡秋千、系百索子、赠香扇、晒百日姜、挂黄葛藤、画额、佩香囊、佩长命缕、拴五色线、食粽子、采药制茶、立蛋、佩豆娘、贴五毒图、游旱龙、划喜船、打午时水、浸龙舟水、九狮拜象、放纸龙、点艾条、薰苍术、抢青、马拉溜、挂钟馗像、品花宴等等 。
节庆食品诸如粽子、五黄、艾草糕、艾糍、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饼、菖蒲酒、雄黄酒、午时茶等等 。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 , 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天医节、浴兰节、躲午节、屈原日、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诗人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解粽节、端礼节等 。
文章插图
3、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哪些?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如下:
1、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简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黏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 。最早的粽子是简粽,至于后来人们用芦叶包粽子,传说是由于东汉初年,长沙有个叫区曲(或谓欧回)的人梦遇一个自称屈原的贤士,他对区曲说:多年来人们祭我的米都让蛟龙吃掉了,今后你们要把它用芦苇叶包裹好 , 再用五彩丝缠好,蛟龙是怕芦叶和五彩丝的 。自此以后,便有了角黍 。
2、悬钟馗像
钟馗的作用类似于门神,其画像常被用于驱鬼避邪 。据说,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官,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 , 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日:臣姓钟名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 。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 , 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
3、赛龙舟
端午竞渡,本来是水乡训练水师的遗风 。沉湘东吴,赛龙舟的规模,全国最为盛大,胜事流传 , 史不绝书 。若是追究其意义,则大都在于凭吊忠臣孝女 。相传屈原在五月五日赴泪罗江而死,楚国人为之哀痛,于是争划舟揖前去捞救 。《隋书-地理志》记载:屈原以五月 望日赴泪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 , 乃歌曰:‘何由得渡湖? ’因而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为竞渡之戏 。迅揖齐驰 , 掉歌乱响,喧振水陆 , 观者如云 。安徽巢县本是楚国旧地,现在还存有竞渡庙,其中塑有屈原像,称为三间祠 。在每年五月一日,将屈原像迎谙到船上,击鼓奋揖,踊跃争先 , 竞赛龙舟,直到五日才结束活动 。
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 。故端午节这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饮雄黄酒的习俗,至于儿童,长辈则将雄黄酒涂于其脸上或身上以驱虫除秽 。事实上,雄黄是一种有毒矿物质,外用可以消毒杀菌,但如果直接饮用则容易致癌,不宜提倡 。
6、佩香囊
7、挂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 , 以五彩丝系臂 , 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 , 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也有说五色是代表五条龙) 。因而 , 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 , 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8、采药、翻药
这是端午节最普遍的民间活动,不管南方、北方,无论汉族或少数民族都很盛行 。旧时,这天天还没亮时就纷纷出外采药,特别是乡村,更是倾家出外 。在端午中午时,家家制作以雄黄、大蒜为主的药物,而医家则在这天熬膏药、制丸药、采蟾酥 。连帝王、士大夫阶层也复如此 。
唐宋时期极盛,御药院等机构即于端午采蟾酥,后历代如此 。居住在祖国边睡靖西县的壮族人民,这天扶老携幼游药市,说是端午吸了大量的药气,能祛病延寿 。东北地区的朝鲜族采药风气更盛,几乎家家户户要熬制益母膏等常备药物 。
文章插图
4、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悬钟馗像,挂艾草喜蒲祈求平安,佩香襄,饮雄黄酒杀毒避邪,拴五色丝线,滚吃鸡鸭鹅蛋,驱五毒 , 游百病 。
1.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龙舟比赛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浙江有着断发纹身的风俗;在江苏每年龙舟赛之后会把龙舟沉到河里 , 将龙威露出水面,待来年比赛时再捞起;在江西龙舟的龙头需要用雄鸡的鸡冠血点睛,据说这样可以让龙舟转化成灵性的神龙,更容易在比赛中取胜 。当然各地的风俗不同 , 但是龙舟赛带来的节日气氛 , 以及给大家带来的欢乐总是不变的 。到现在为止龙舟赛已经发展成一项体育赛事,推动人们的生活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划龙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在这小小的龙舟里,寄托了人们对值得敬佩的人的不舍之情,更体现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奋发向前的精神 。龙舟――已然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无比重要的符号 。
2.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属"t"的一种,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古人以耙丁Ⅲ枰痘蜉月叶包裹稻米(或黍)煮成,尖角,如心之形 , 曰F(粽) 。逢年过节做t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 。《山海经.南山经》:凡鹊山之首,自招摇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里 , 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 。其祠之礼:毛 , 用一璋玉瘗;糈用米,一壁,稻米、白莹为席 。粽最初是作为端午节拜神祭祖的贡品;到了晋代时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并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庆食物 。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 , 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 , 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 , 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而今人们又渐渐的赋予了粽子越来越多的新寓意 。“粽子”谐音“宗子”,吃粽子就是祈求传宗接代 , 后来在粽子里包栗子,以及用彩线串成“九子粽”等都是这一说法的延伸 。以红枣作馅,称为枣粽 , 谐音“早中”,将粽子做成笔的形状,寓意“必中”,明朝参加科考的学子们都会在考前吃上几个这样的粽子,讨个吉利 。时至今日,这个习惯仍然兴盛不衰,中高考前,家长们还是愿意给孩子吃几颗粽子,讨个“高中”的好兆头 。
3.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言,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守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装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 , 挖掉其眼睛,-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泰日: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 , 疟疾痊煎,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
4.挂艾草喜蒲祈求平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营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 , 以营蒲、艾条插于门眉 , 悬于堂中 。并用营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 , 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
5.佩香襄:小孩佩香襄,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襄内有朱砂、雄黄、香药 ,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泰,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襄来表达爱意 。
6.饮雄黄酒杀毒避邪: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也与屈原有关 。传说屈原投江以后 , 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就纷纷往江里抛入粽子 。有一位老医生 , 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 。过了不久,水面上果然浮起一条蛟龙 。人们于是就把蛟龙拖到岸边 , 抽筋剥皮,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脖子和手腕上,然后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孩子们能够免受虫、蛇的伤害 。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 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
7.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寿虫的伤害 。
8.滚吃鸡鸭鹅蛋 :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 。端午早晨 , 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 , 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 。基亡地区均以意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 , 后演化为煮食纪念
9.驱五毒 :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 。"端阳节,天气热;五寿醒、不安宁 。“所以到端阳节这这天人们便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委 。有些地方还要把五寿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 , 表示要把它钉死除掉 。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
10.游百?。汗笾莸厍宋绶缢?。端阳节这天男女 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带上食品到外面游玩一天,并在山间田野采集野花香草,晚上带回用水煮后洗澡 。当地人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 , 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
在古代,每年的端午节有祛病防疫的意义,后来演变成了纪念屈原的意义 。同时端午节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帮助各族人民在不断地奋斗中 , 发挥自己的能力,最终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 。端午节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 还可以很好的传承传统文化 。
文章插图
5、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端午节都有些什么习俗,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有所不同 , 主要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戴香囊、放风筝、拜神祭祖等 。
在众多习俗中,赛龙舟和吃粽子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标志性 。赛龙舟和吃粽子的来源都和屈原有关,在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便纷纷划船追赶,想把屈原的尸体打捞上来,但是并没有打捞成功,人们为了不让鱼虾伤害吞食屈原的躯体 , 会用竹筒装入糯米,然后投进江中 。
各地吃粽子的口味也不一样 , 主要是有甜咸之分 。风俗习惯中,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民宿活动之一,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或有很多的赛龙舟活动,而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大部分则是以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扩展资料: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等,是和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具为我国的民俗大节,自民国以来 , 经过几十年的风俗演变,端午节许多旧的习俗习惯都被人们遗忘,但它仍是民间很受欢迎的传统节日 , 粽子也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佳节食品 。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百度百科-端午节
- 韩国gnc维生素怎么吃,gnc孕妇营养包怎么吃
- 久治县属于哪个省,久治县的海拔是多少?
- 窗帘多久洗一次,窗帘多久洗一次
- 鸭舌的营养价值及功效,鸭舌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 德兴服务区属于哪个省,去南昌要经过抚州吗过德兴服务区吗
- 澳洲鳕鱼肝油怎么样,鳕鱼肝油的功效与作用
- 电烧水壶可以煮饺子吗,电水壶可以煮饺子吗
- 哈利法塔高度,世界第一高楼
- 冬天在车里睡觉危险吗,冬天在车内开空调睡觉有危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