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作者,关于云南的名著

1、关于云南的名著唐代樊绰所撰记载南诏史事的史书《蛮书》又名《云南志》全书共十卷,分别为云南界内程途第一,山川江源第二,六诏第三,名类第四,六?第五,云南城镇第六,云南管内物产第七 , 蛮夷风俗第八,南蛮条教第九,南蛮疆界接连诸番夷国名第十等内容 。依次记述了南诏地区的交通道路、山川位置、六诏及其他各族的分布、政区设置、城镇分布、各地物产状况、各族风俗、社会组织结构、周边的民族和国名 。
明代的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中《滇南日记》 , 详细记录石林的形成,记载了大理、丽江等地的风土人情 。
《滇南本草》是我国民族医药经典名著 。作者兰茂,字廷秀 , 号止庵 , 云南嵩明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 。据苏石《兰茂评传》,兰茂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自幼聪颖,熟读经史 。兰茂“冲淡简远,以著述自娱”,著述颇丰 。后因其母生病,潜心研究本草30余年 。《滇南本草》成书时间不详 。一说于公元1443年(另一说于明正统元年,即公元1436年)兰茂完成了《滇南本草》和《医门揽要》两部中医药著作 。
滇南本草――医学名著,徐霞客游记 , 这要看你要哪方面名著
2、滇南本草这本书写于那个朝代《滇南本草》,古代汉族药学著作 。共三卷 。明代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是中国现存古代地方性本草书籍中较为完整的作品,这本有着中医药精华汇编性质的医学,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40多年 。
请采纳
明代,作者是明初云南嵩明人兰茂
3、我国古代的所有医学著作古代医学著作发展
公元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黄帝内经》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先秦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 , 当时有医经七家,共计216卷,但绝大部分已经失传 , 而《内经》是仅存者 。《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 , 其成书时期一向有争议 。它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 , 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 。中医学有两个显著特点 , 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 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尤以整体观念最为突出 。
《难经》 ,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三卷(也有分五卷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 。此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 , 故又称《八十一难》 。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 。《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不久,由于战乱原著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它成书以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
公元265-960年(晋-五代)
这一时期,有不少医家从事《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工作 。最早进行此项工作的,为齐梁间的全元起,他注释《皇帝素问》八卷,书名《素问训解》 。此书到南宋时失传 。
隋唐时期,杨上善又将《内经》分类编纂和注解,编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 。
注释《素问》影响较大的,是中唐时期的王冰 。他历时十二年 , 于762年撰成《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 。
《脉经》作者王叔和,成书于魏晋 。《内经》《难经》均有关于诊脉法的阐述,王叔和搜集有关脉法的资料,采集各家之说,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 , 著成《脉经》十卷 。
《诸病源候论》于公元610年由巢元方等人编撰 。全书共50卷 , 分67门 , 论述了1739种病候 。该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疾病记载的广泛和详细 , 对病源的认识 。
《肘后救卒方》晋代葛洪著,他先著成《金匮药方》100卷,因篇幅浩繁,不便携带,将其中救急、多见、简要实用的部分 , 摘要编成《肘后救卒方》3卷 。《肘后救卒方》现存8卷,书中突出之点是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 。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代孙思邈著 。孙思邈十分重视医家的医德 。孙思邈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却不拘泥 。他很重视妇科、儿科疾病的诊治 , 《千金要方》首列妇人方3卷,少儿婴孺方2卷 。
《外台秘要》是唐代王焘著作 。全书40卷,分1104门,是唐代另一部规模巨大的综合性医籍 。内容包括有今天的内、外、骨、妇产、小儿、传染病、皮肤、五官、畜疾等科的证治 。本书主要选辑东汉到唐的很多方书而成 。临床各科编排较为合理,先论后方,次序井然 。重视急性传染病 , 伤寒、温病、疟疾等,所占篇幅较大,说明对传染病具有相当知识 。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著,成书于256-282年,为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 。全书分12卷128篇 。书中叙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重点介绍腧穴总数、厘定部位,详细介绍了针灸操作方法,并把各种适应证按照临证需要排列出来 。此书影响久远,其他一些著名的针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书的基础上发挥而成的 。此书也较早传到国外 。
《刘涓子鬼遗方》南齐人龚庆宣著,约成书于475-502年之间,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 。主要内容,载金疮、痈疽、疮疖、疥癣及其他皮肤疾患 , 有内外治处方140多个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隋唐蔺道人著 , 约成书于841-846年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很有学科价值的伤科专书 。它反映了隋唐时期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水平已相当先进 。书中载40余方,为伤科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
公元960-1368年(宋-元)
《太平圣惠方》是宋廷编著的大型方书之一 。共100卷,分1670门 , 载方16834首,广泛地收集宋以前方书及当时民间验方,内容颇为丰富 。对方剂、药物、病证、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
《圣惠选方》 , 成书于1046年,由何希彭节选《太平圣惠方》中的精要部分,编辑而成 。作为教本应用了数百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宋朝诏令太医裴宗元等人将官药局所收医方加以校订,编成《和剂局方》 。全书共5卷 , 分21门,载方297首 。后来《和剂局方》经多次增补,内容日益丰富,1151年,经许洪,定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全国 , 为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时全书10卷,附《用药指南》3卷,分诸风、伤寒、诸气等14门 , 载方788首 。
《圣济总录》:北宋末年 , 政府组织医家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历时7年(1111-1117年)编成此书 。共200卷,达200万字,分60余门,方近2万首,前代方书几乎全部被囊括 。
《济生方》宋代严用和著于1253年 , 是严氏五十余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全书10卷,分80门,载方400首 。原书已佚 。
《三阴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言著,全书15卷,分180门,载方1500余首,有方有论,论后附方,使读者易于洞晓病因,论因求治,在传播方剂学上也有贡献 。
金代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2卷,《宣明论方》15卷 , 《伤寒直格方》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 。可靠而价值较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与《宣明论方》二书 。
金代张元素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等 。
金代张从正著《儒门事亲》 。
金代李杲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
元代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 。
元代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注》、《伤寒辨疑》等 。
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
《本草发挥》1384年徐用诚编撰 。
《救荒本草》1406年朱X编撰 , 它既是15世纪初我国一部药、食两用的植物学著作,也是一部植物学图谱 。
《滇南本草》约1476年,兰茂编撰 。
《本草集要》1492年,王纶编撰 。
《本草纲要》1578年 , 李时珍著 , 共52卷 。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
《证治准绳》1602-1608年,王肯堂著,全书以证治为主 , 每证引经据典,结合己见论述,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议论持中 , 选方较精 。
《寿世保元》1615年 , 龚廷贤著,共10卷 。
《外科正宗》1617年,陈实功编著,此书主要是作者对其外科理论和经验的总结,书中尚有外科疾病插图若干 。
《瘟疫论》1642年,吴有性著 。该书创立“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提出了伟大创见 , 对传染病方面有独到见解 。
《温热论》叶桂著 。书中总结了温热病的理论和经验 , 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湿热条辨》薛雪著,此书对湿热病的病因、证侯、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诊治法则 , 以条文形式作简要阐述,其中还注明作者自己的见解,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
《本草纲目拾遗》1765-1802年,赵学敏著 。载药921种,其中有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收载或叙述不详者 。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分别《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翼方》、《本草纲目》 。
【滇南本草作者,关于云南的名著】有如下:
《脉经》《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刘涓子鬼遗方》 《小品方》
偶知道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分《素问》和《灵柩》两部分 。后来秦越人扁鹊著的《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
两汉时期诞生了我过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 。
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晋代黄甫谧著〈针灸甲乙经〉 。王叔和著〈脉经〉 。
到隋代〈诸病源侯论〉 。
唐代〈千金方〉和〈外台秘要〉〈新修本草〉 。
宋元时期〈小儿要症直诀〉《妇人良方》〈铜人俞针灸图经〉〈洗冤集录〉
十六世纪〈种痘新书〉
明代〈本草纲目〉〈瘟疫论〉(偶打字慢后面的都没写作者)
尽我所能想到这些:
《内经》《难经》《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唐本草》《雷公炮制论》《伤寒杂病论》《本草经集注》《本草拾遗》《本草衍义》《本草纲目》《诸病源候论》《证类本草》《炮制大法》《脉经》《针灸甲乙经》《肘后备急方》《刘娟子鬼遗方》《温病条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小儿药症直诀》《妇人良方》
4、紫苏:出自名医别录;性辛,温;具有发散风寒,行气宽中的作用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的叶和茎 。其叶称紫苏叶(或苏叶),其茎称紫苏梗(或苏梗) 。各地均产 。以夏秋采收的地上部分入药 。生用 。
辛,温 。归肺、脾、胃经 。
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
紫苏叶辛温发散之性较为缓和,其发汗之力亦不及麻黄、桂枝等药,外感风寒之轻证可以单用,重证须与其他发散风寒药合用,如《不知医必要》苏叶汤,本品与防风、川芎等药配伍 。因其外可解表宣肺,内能理脾胃之气,又略兼化痰止咳之效,对风寒表证而兼脾肺气滞,胸膈不利、脘腹满闷、恶心呕逆;或咳喘痰多者 , 较为适宜 。治前者,本品常与陈皮、香附等行气药同用,如《和剂局方》香苏散;治后者 , 本品常与杏仁半夏、桔梗等化痰、止咳药同用,如《温病条辨》杏苏散 。
本品能行脾胃之气滞以宽中除胀、和胃止呕,可以治疗中焦气机郁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 。偏寒者 , 常与砂仁、丁香等温中、止呕药同用;偏热者,常与竹茹、芦根等清胃、止呕药同用;痰湿甚者,常与半夏、橘皮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药同用 。治妊娠胎气上逆,脘闷、食少、呕吐,甚至胎动不安者,本品常与砂仁、橘皮等药配伍,有理气安胎之效 。亦可用于气滞痰凝之梅核气,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 。
此外,本品对食鱼蟹而腹痛吐泻者,具有和中及解毒之功 。可单用煎服,或配伍生姜橘皮等 。
煎服 。紫苏叶辛温发散,宜于外感风寒;紫苏梗微辛微温,尤发汗解表作用,其行气作用亦较紫苏叶和缓 , 宜于气滞轻症及胎动不安 。
1.本草文献:《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本草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 , 止痛,定喘,安胎 。”
2.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本品含挥发油,其中有紫苏醛、柠檬烯、白苏烯酮等成分 。具有解热、抑菌、抗真菌、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肠动、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缩短血凝时间及血浆复钙时间等作用 。
3.其他:紫苏的宿萼称为紫苏苞 , 具有较温和的发散风塞功效,前人用以治疗血虚感冒 。
【作者寄语】
5、马根草中药是马根子草么?
种中文名:铁线草
【药 名】:铁线草
【拼 音】:TIEXIANCAO
【来 源】:为禾本科植物狗牙根的全草 。
【功 效】:祛风,活络 , 解热 , 止血,生肌 。
【主 治】:治风湿痿痹拘挛,半身不遂,劳伤吐血,跌打 , 刀伤,臁疮 。
【性味归经】:苦、微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微甘微酸 。”②《分类草药性》:“微苦,平 , 无毒 。”③江西《草药手册》: “甘,平,无毒 。”《滇南本草》: “入肝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外用:捣敷 。
【别 名】:绊根草、堑头草(《植物名实图考》)、马挽手(《分类草药性》)、行仪芝(《中国植物图鉴》)、牛马根、马根子草(《湖南药物志》)、铺地草(《云南中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广布我国黄河以南各地 。
【拉丁名】:原植物狗牙根 Gynodon dactylon(L.) Pers.
【考 证】:出自《滇南本草》 。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粗蛋白质6.1~14.7%,粗纤维28.5~36.9% , 木质素9.3~11.4%,灰分3.7~6.2%,钙0.29~0.97%,磷0.15~0.41% , 镁0.08~0.22% 。尚分离出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D-葡萄糖甙、棕榈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