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摘抄( 二 )


我可以指责绿蒂不守道德,欲拒还迎 。可是这个故事好像本来就游离在传统的道德准则之外,如果我遇到了一个与我心意如此相通,又难以割舍的男人,我也不确定自己会如何取舍 。
最不能指责的好像是阿尔贝特,他明明是这个故事里可以对维特表达最大恶意的人,可是自始至终他都保持了他的谦逊与冷静,显露出了尽可能的最大的善意 。如果我是维特,我最后会去死吗? 不要这么设想,人是无比脆弱的 。
《少年维特的烦恼》读后感(三):被抛弃的信徒维特
《维特》是一部太容易使人感到共情的小说:维特一见钟情绿蒂后的神情恍惚,爱而不得的受苦与折磨,维特对自然的欣赏与歌颂,以及他对循规蹈矩的市民性格的抨击,这些都非常能够引起读者,尤其是现代青年的共鸣 。但是,在读《维特》时我也能感受到一种时时刻刻的距离感——我与维特之间的、一般意义上的恋爱与维特的恋爱之间的距离感 。再读小说后,我觉得维特的感情更近似于信徒般的献身精神,他的“爱而不得”更像是一位热忱的信徒被上帝和世界抛弃后的绝望 。
我、自然、上帝和绿蒂的关系
维特自开篇起的性格特征就是富有激情、反对中庸、无论是悲伤还是快乐都要任凭心灵将感情发挥到极致的 。在遇见绿蒂之前,在那些他后来以追忆的语气提起的回忆中,维特将充盈的感情投向自然界 。1771年的整个5月,维特在瓦尔海姆度过了快乐的、亲近自然的一个月 。他提到自己的灵魂是“上帝的镜子”,并且希望自然景色能成为自己“灵魂的镜子” 。我认为,这代表了维特遇见真爱前的宗教观,是一种“反映性”的宗教观:在自然景色、自然的生活方式中寻找自己与上帝的共鸣之处 。我理解此处维特的宗教观是非常不“宗教化”的,不要求拯救和救赎,只要求感到自己的内心感受与超越性的伟大力量之间的共通 。此时他读的荷马可以看做是维特的圣经 。
六月,维特遇到并爱上了绿蒂 。从此,绿蒂也加入了维特作为信徒的信仰对象中 。他、绿蒂和孩子们一起,在瓦尔海姆度过了可能是维特一生中最快乐的一个月 。直到阿尔伯特归来,维特在见识到阿尔伯特稳重、成熟、有魅力的性格后,一下子感到了自身甘拜下风 。他依然享受着三人的交往,但是同时意识到自己不再有独享绿蒂的爱的权利的可能性 。因为作为对手的阿尔伯特在任何标准中都是无法挑出毛病的完美青年,而自己因为性格的特征和命运不济,早就没有了与对手一战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维特在阿尔伯特归来后的痛苦、迷茫、不断“想要走”的心理看作是认识到自己无法得到绿蒂的爱、因此也就无法在上帝面前得到救赎的结局后绝望的信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