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四讲》读后感精选( 四 )


《美学四讲》读后感(四):《美学四讲》需要时时品味的美学演讲录
《美学四讲》需要时时品味的美学演讲录 。
特别喜欢李泽厚先生的这种讲述的方式 , 在他的讲述中总可以感觉到更多的平易和亲切 。
他不像有些学者 , 文章一上来就是术语就是新概念概念不新不奇 , 术语不繁不多 , 仿佛就不能体现出他学问的高深似的 。可是这类作品往往就陷入了无穷解释的迷宫 , 而难以表达出一种明确的思想 , 一个清晰的思路 , 更有甚者 , 其实他们对一些概念也是模糊的 , 或者说理解上也不是全面的 。
读李泽厚先生的文章 , 总能给人一种思路清晰 , 主旨明确 , 一些问题总是开门见山 , 仿佛一下子直接就能抓住了读者的思维主线 , 让人跟随着他的分析脉络 , 一路地思考下去 。
作者开篇就讲述了美学是什么 , 到底有没有美学?我们欣赏着松涛海雨 , 月色花颜 , 从衣着到住房 , 从人体到艺术 , 从欣赏到创作 , 等等这些种类繁多 , 包罗万象的领域当中 。作者特别想归纳出一种或者说抽象出一种共同的东西 。它应该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 一定的普遍性 。
这个共同的东西可以作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思考的对象 。人们是否应该找出一种规律 , 应该制定一种规范 。对于美学问题来说 , 作者接着提问到这种规范或问题真的存在吗?接着作者提出疑问这是不是某种本质主义的谬误呢?
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确切的答案 , 反而根据前人的经验总结出了 , 总体来说美是主观的和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 , 哪里有什么共同标准可找呢?不可能也不需要去发现或者建立美或审美的规则、理论和科学 。然后又引述了黑格尔的观点进行印证 。
作者对美学学科的基本观点是:“多元化” 。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 不同的途径 , 不同的问题 , 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 。既然说是多元化的 , 那就标志着某种统一的完整的体系或系统 , 在美学的面前将永远的消失我说不再建立 , 好像是包罗万有的哲学 , 也不过是提供了一种视角和观念 。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 , 层次 , 途径 , 方法出发 , 就会用各种不同的美学 , 这不仅是理论的不同 , 而且也是类型形态的不同 。
作者的美学思想倡导的是注重实践以及人化的主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 。在作者看来 , 美感就是内在自然的人化 。它包含有两重性 , 一方面是感性的 , 直观的 , 非功利性的 , 另一方面又是超感性的 , 理性的 , 具有功利性的 。这就是作者所提到的美感的矛盾二重性 。也可以说美感的特性是 , 美感的个人心理的主观知觉性质和社会生活的客观功利性质 , 及主观直觉性和客观功利性 。美感的实现就是指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积累沉淀成一种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 , 它是通过自然的人化这个过程来实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