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往事》读后感摘抄

《讷河往事》读后感摘抄
文章图片

《讷河往事》是一本由黄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
《讷河往事》读后感(一):《纳河往事》:被职业操守强行扭转的人生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记忆存储功能自然而然的开启了合并同类项的效用——于是童年阴影系列之电影《追凶五十年》涌上心头,记得当年让自己难以忘怀的不仅仅是吹着糖人的赵松林,更是对高庆祥执着的五十年的紧紧围绕着一个轴心转动的人生的唏嘘不已:原是解放军某卫生院队长高庆祥,受团长之托去接他的女儿小燕,因其疏忽小燕被人杀害 。为了孩子报仇,高庆祥此后几十年的人生都是围绕着破案展开,他的婚礼不欢而散直至离婚、复员留在了事发地派出所,高庆祥无怨无悔,始终盯着嫌疑人,直到半个世纪才终于实现夙愿 。这部电影结束的时候,并没有让观众产生抓获犯人的喜悦,更是一种惆怅的情绪,高庆祥内心的操守让他的后半生背弃了自己的理想和家人,都源于小燕被害这这个案件 。
一件案件,怎么会改变一个警察的人生?
同理,在《纳河往事》里,作者黄蓉没有像《守护解放西》的纪录片那样去直接全面的记录基层民警的职业奉献,而是通过一个要案对一个或者几个警察人生的影响来描写,犯罪分子的残酷阴暗与警察同志的光亮人性形成对比,让读者心生敬畏 。
故事的开始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杭州市上城区公安分局破获一个重特大杀人抢劫团伙,该团伙在齐齐哈尔市纳河当地杀害42人 。似乎随着耳边响起的如《漠河舞厅》般年代感的音乐,就开启了一段跌宕起伏的刑侦之旅 。但是作者并没有落入俗套,整个案件的过程很快浮出水面,在不经意间,已经转向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调查惨案的民警们:犯下重案的姑娘徐骊为什么会对那个民警坦白、这个民警为什么在立功之后离开警察岗位等等 。
于是,我们又看到了惨案背后被改变命运的另一个极其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参与办案的民警的心理变化和人生命运 。
作为纳河惨案被侦破的重要突破口徐骊,既是惨案的参与者,更是被害者 。因为在歹徒手下侥幸生存后,被磨平了逃生的企图后参与到谋害他人的行为中苟且偷生,因尚存的良知在民警黄国华帮其购买了卫生巾和贴心的照顾之下被触发,后坦白并告发了一切 。
正式因为徐骊的双重身份及其可能在歹徒的威逼利诱之下产生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而成为他们的帮凶的现实,使得黄国华在结案之后也走不出她的悲惨境遇带来的影响,徐骊的那句:“我肯定死,你肯定是立大功”也像唐僧的颈箍咒一般,在心理上扼住了黄国华的命运,于是至此以后,他开启了逃离现实、辞去公职、每周剃头的仪式感的行为,甚至妻离子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