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拜月寓意着什么,中秋节赏月寓意什么

1、中秋节赏月寓意什么少吃荤,多吃素,月光底下勤散步 。
万缘齐放下 , 长寿如彭祖 。
这是张至顺道长的教诲,我们要知道,赏月有助于我们身体健康 , 
1、团圆
【中秋节拜月寓意着什么,中秋节赏月寓意什么】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
2、和谐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 。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3、感恩
中秋节从其最早的含义来看,就是一套礼仪,它体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崇敬 , 但就更深层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体现了一种对于家庭的重视 。
寓意着团团圆圆,阖家欢乐,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中秋节是我国最古老最著名的节日之一,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宫廷和民间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
还指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 ,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朝 。
风俗介绍:
“月是中秋明”,中秋的月亮最明亮 。
旧历秋天的7、8、9三个月,8月份处在当中 , 8月15日的满月被称为“中秋明月”,日本又叫作“十五夜” , 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 。
赏月是依据“旧历”进行的仪式,而“旧历” 根据月亮的满亏赢缺来决定日历,与现代的日历大不相同,赏月的日子也随年份不同而有所变化 。
在中秋节,中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 ,  《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赏月

中秋节拜月寓意着什么,中秋节赏月寓意什么

文章插图
2、中秋节的寓意及来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 , 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 , 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 , 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 , 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 , 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 , 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 , 愿“貌似嫦娥 , 面如皓月” 。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 , 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 , 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由来与传说】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 , 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
根据我国的历法 , 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 , 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 , 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 , 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 , 曰团圆节?quot;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 , 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 , 夕月以夕 。”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 , 并定为中秋节 。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 。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 。稽于天道 , 则寒暑均,取于月数 , 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
中秋赏月 , 最盛是宋代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 。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 。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 。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 , 团圆子女 。“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 , 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 。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 。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 。”(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 。《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 。苏堤之上 , 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 。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 。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 。《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朝日以朝 , 夕月以夕 。”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 。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 , 并定为中秋节 。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 。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 。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 。《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 , 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 。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 。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 , 琴瑟铿锵,至晓不绝 。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 。“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 , 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 。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 。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 , 高攀仙桂 。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 。”(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 。《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是夕 , 人家有赏月之宴 。苏堤之上,联袂踏歌 , 无异白日 。”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 。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 。
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 。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 , 均源于此 。
请采纳 。
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庆贺着期待着丰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谐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邻里和睦、阶层和合、社区安定、民族团圆、家国和谐、世界大同,其乐融融 。正如苏东坡说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说的“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中秋”一词,最早于《周礼》:所谓中秋,是因为八月居孟仲季三秋之中,而十五夕恰为月中,所以八月十五被称为中秋 , 或称“八月半” 。
月饼作为拜祭月神的供品,其由来历史悠久 。月饼一词 , 在现存文献 , 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 。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
中秋寓意团圆 。
中秋节拜月寓意着什么,中秋节赏月寓意什么

文章插图
3、中秋节民间拜月是怎么回事?拜月由祭月而来,中国的祭月仪式从周代起就有,祭月时间是在中秋月出时开始祭祀,中秋祭月,关键是向月神示敬 , 中秋无月甚至下雨,都可以祭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处,都可以举行 , 如遇阴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摆放祭桌 。
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 。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 。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 。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 , 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 。
扩展资料:
拜月仪式:
拜月仪式有严格的程序和道具,参加拜月的人员须准备汉服若干件,此外,还要布置供桌、供果、香、烛、月光纸、大瓦盆、火柴或打火机 。祭器有祭桌、席垫、香炉一只、烛台(2只)、高香一炷、散香若干、爵杯三只、果盘十二只、爆竹适量、小刀一把 。
供品要准备莲藕、莲蓬、菱角、芋苗子、石榴、苹果、西瓜、毛豆角、柿子等时令水果,还要放上月饼、团圆(芝麻糖烧)饼、宝塔饼、子孙饼等食品及纯净水一碗、茶水一杯、酒一瓶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拜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秋节
中秋节拜月寓意着什么,中秋节赏月寓意什么

文章插图
4、中秋节赏月的寓意是什么?中秋赏月寓意团团圆圆 。
阖家欢乐,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人们通过在中秋节赏月来寄托情怀,也是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的美好心愿 。中秋赏月,是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观看满月,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 。传说嫦娥为保丹药不落入恶人之手,误食后升天奔月,恰值农历八月十五,其夫后羿和百姓因思念她 , 而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盼其归来 。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 , 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
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 。在这月亮意上,集凝聚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
中秋节拜月寓意着什么,中秋节赏月寓意什么

文章插图
5、中秋节为什么要拜月 中秋节为啥要拜月1、拜月即拜祭“月神”,也就是平时老百姓说的“嫦娥” 。古人通过祭拜的形式 , 祈求团聚、康乐与幸福 。“拜月”是从秋分祭月这一古老礼俗演化而来的 , 周朝有每年秋分天子率群臣祭月的礼制 。按习俗,女子拜月,男子观礼 。
2、严格地说,“拜月祭”,有两次 。一次是在“秋分”日,目的是“迎寒” 。立秋之后,阴气渐盛,古人在这一天晚上举行祭祀活动“拜月祭” 。又月亮属阴 , 代表的是“寒” , 所以谓之“迎寒” 。唐人陆德明在为《周礼》“圭璧以祀日月”一句作的释文中说:“祭日月,谓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 。”“夕月”就是指秋分晚上祭月 。但古人最重要的一次“拜月祭” , 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是日是中秋佳节 。此风延续至今 。
3、拜月是对月神的崇拜活动 , 宋代以后开始流行 。唐代确有赏月风尚,但未见拜月习俗;宋代男女拜月各有不同需求:男子希望科举有好功名,女子则祈求拥有美丽容颜 。随着时代演进,明清以后才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拜月仪式大体上是在八月十五晚上,在家或户外设月神牌位,摆上供品如瓜果、月饼等,然后叩拜,祈求月神给予福佑 。
4、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 , 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5、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 , 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 。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