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孜节的风俗,肉孜节的习俗有哪些

1、肉孜节的习俗有哪些肉孜节的习俗:
按照传统习惯,在纳吾肉孜节这天,草原上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问候和祝愿 。为了辞旧迎新,预示丰收 , 各家各户都要做纳吾肉孜饭 。哈萨克族在做这种饭的时候有许多讲究,至少要用七种原料,如小麦、大麦、米、面粉、肉、奶疙瘩、奶子等,把这些混合之物加水煮成稠粥一样的纳吾肉孜饭 。做这种饭时不宰杀牲畜,要用往年剩余的粮食和冬宰后贮藏了一个冬天的熏肉,并尽可能做得丰盛些,以示年年富足有余 。在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唱纳吾肉孜歌,吃纳吾肉孜饭,开展集体性的节日活动 。
在节日期间,草原上还要举行叼羊、摔跤、阿肯弹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显示了牧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追求 。
据说草原游牧民族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崇拜天地等神 。这个节日的来历和天空中的星座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认为 , 白羊星是造福人类的主神,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病源 。每到“春分”这一天,恰好是双鱼星降落、白羊星上升的时刻 , 人们选择这个时刻过节,希望驱走病源,人畜两旺,迎来幸福和吉祥 , 所以纳吾肉孜也有“送旧迎新”的含义 。

肉孜节的风俗,肉孜节的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2、肉孜节的习俗和礼仪礼仪是什么肉孜节也称开斋节,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 。
习俗:一般为期三天 。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家家户户都早早起来,打扫室内室外、院内院外、巷道厕所,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 。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 。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衣服 , 孩子也都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 。穆斯林群众聚会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也要修葺一新,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的地方还专门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有的地方念三遍“随俩”),穆斯林群众携带小毯子或小拜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 。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穆斯林过多(有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就另择一处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作为会场 。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 , 脱下鞋子 , 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天房方向叩拜 , 完成天命拜功 。
主要礼仪有:
1﹑忙吃一物 。穆斯林于该日晨礼时忙吃一物(枣为最佳),以示戒满开斋向真主感恩之意 。
2﹑刷牙 。
3﹑晨礼之后做大净 , 举意为开斋节全身沐浴 。相传穆圣曾在两“尔德”做大净 。
4﹑熏香或洒香水 。即在衣服和身体上用香 。
5﹑穿上最好的衣服,如无新衣,选家中最干净的衣服穿上 。
6﹑交纳开斋捐 。穆斯林按家庭人口计 , 每人施麦2斤半,可折成现金施贫,或交清真寺 。我国部分地区穆斯林称为“麦子钱”,应先施舍,后参加会礼 。此项施舍定制于伊斯兰教历二年(623)十月 。
肉孜节的风俗,肉孜节的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3、肉孜节的风俗作文400字怎么写肉孜节
肉孜节是维吾尔族 , 哈萨克族 , 乌兹别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伊斯兰教主要节日,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 。
肉孜节日的凌晨,人们聚集在礼拜寺作盛大的礼拜,然后开始热闹的节日活动 。家家户户都备有丰盛的节日食品,如馓子、糖果、点心等 , 人们身着民族服装,走亲访友 , 路途相逢要互相拜年祝贺,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来游玩 , 各种娱乐场所同时开放 。在南疆还有说评书的 , 内容多为宗教故事 。
关于“肉孜节”的来历有许多说法 。传说,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侵犯 , 白天躲进深山里不生火、不做饭,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才开始做饭 。
肉孜节的风俗,肉孜节的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4、肉孜节的来历和风俗肉孜节的来历和风俗如下:
1、肉孜节的来历:肉孜节的起源是十分久远的 。据研究,它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创立前后 。传说,古代阿拉伯地区的人们,为了躲避异族的入侵,白天就躲在山里不生火,入夜才开始借夜幕做饭 。久而久之 , 成为风俗 。其实,这种白天不吃不喝到晚上才吃喝的风俗的形成,与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有关 。该地气候炎热,昼夜温差很大 。为了躲避这炎热,人们白天不外出活动,到晚上才出来 。这样一来 , 白天自然就用不着多少吃喝了 , 入夜再予以适当补充 。伊斯兰教创立之后,适应了当地的这一风俗 , 并在《古兰经》中予以明确规定:成年穆斯林(信徒),在教历每年九月都要守斋一个月 。人称这个月为斋月 。
2、肉孜节的风俗:早在开斋节之前,每个穆斯林家庭都要向当地穷人发放“开斋捐”,粉刷自己的房舍,打扫庭院,并到本地清真寺去帮助进行装饰整修,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节日 。同时 , 家中主妇们还要准备各种节日食品,如炸油香、馓子等,宰羊杀鸡 。此外,还要日夜赶制节日时一家老小穿着的新衣 。
节日的早上,男子们起身沐浴更衣,头戴洁白的小帽,腋下夹着拜毡或毯子,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汇集到本地的清真寺 。有的地方,因参加的人太多,清真寺容纳不下,往往要选择一处平坦宽敞的地方,举行会礼 。人员集合好之后 , 阿訇高声宣布活动开始,人们纷纷放下拜毡、毯子,朝着圣地麦加的方向叩拜 。顿时,一片白帽触地,犹如一条波纹起伏的银河 。这种大规模的肉孜节会礼活动,往往不忌风雨,人们的情绪都是十分高涨 。
礼拜活动结束后,人们大都去往各自祖坟叩拜,追念先人 。然后,人们分头前往各自亲友家中拜访,互赠油香、馓子等节日食品,共贺节日,同庆欢乐 。肉孜节时女子也要外出贺节,但一般要在节日的三五天之后再出门 。青年夫妇们要带上礼物,及早到女方父母家中拜贺,去晚了就要受到责怪 。
节日期间 。清真寺里,街头巷尾,到处唢呐声声,鼓点咚咚 , 歌声缭绕,给节日又增添了不少欢乐和喜庆 。青年男女,更是个个满面春风、喜气洋洋 。他们汇集到一起 , 尽情地载歌载舞 , 抒发内心的欢欣 。大街之上,到处是身着节日盛装的往来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 好一派节日的风光 。
以上内容就是肉孜节的来历和风俗了 。
肉孜节的风俗,肉孜节的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5、肉孜节是什么意思 肉孜节的由来和风俗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肉孜节是什么节日,我也还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了,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在了解了这个节日之后你会发现这个节日还是非常有故事的 ,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肉孜节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肉孜节的由来和风俗 , 有想知道相关内容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
肉孜节是什么意思
肉孜节其实就是伊斯兰教里经常说的“开斋节” 。
开斋节,阿拉伯文‘Idal-Fitr的意译 , 音译“尔德·费图尔” 。亦称“肉孜节”或“小节” 。与“宰牲节”同为伊斯兰教两大节日 。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 。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 , 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 , 一般不超过3天 。
当代 , 此节在历书上有标志 。此日穆斯林们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互道节日快乐,并馈赠礼品 。礼拜仪式规模和气氛均盛于“聚礼”,阿訇应讲经布道 。“会礼”后,分头游祖坟,念经文 , 追悼亡灵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 。每个家庭应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
肉孜节的由来
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前,每逢莱麦丹月都去麦加近邻的希拉山涧沉思默祷 。公元610年莱麦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祷时突然接到安拉的启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传递真主的教诲 。后来 , 先知穆罕默德将这个月定为斋戒月,以示纪念 。与此同时,教法学家解释 , “斋戒是为了让有钱人品尝饥渴滋味,以使他们不要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省出钱来周济穷人” 。
历经1400余年演变,开斋节已成为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 。这一天 , 穆斯林除沐浴净身 , 到清真寺参加节日宗教聚礼活动外,还要穿上节日盛装,走亲访友,互道“塞俩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来年幸福 。
文献记载,尔德(Eid)这个阿拉伯词语由“阿达”(Aada)这个词演变而来 , 原意是“返回” , 演变为“聚会”,所以,穆斯林将开斋节的礼拜称为“会礼” 。
“会礼”是先知穆罕默德生前确定的宗教节日礼仪 。根据《圣训》阿纳萨的传述,先知穆罕默德迁徙到麦地那后,发现那里的人继承蒙昧时代习惯,有两个崇拜偶像的民间节会,其场面十分壮观 。穆罕默德说:“我来这里时,真主启示我,要我告诉你们,这两个庆祝节会将用新的更好的日子代替:一个是奉献牺牲的日子(宰牲节),一个是结束斋戒的日子(开斋节) 。”
伊斯兰学者谢赫·艾哈迈德·巴纳解释说:“这两个日子之所以更好,是因为宰牲节和开斋节是真主降示的启示所规定的合法节日,是真主为他的仆人选择的吉庆日 。穆斯林遵守这两个节日,标志着穆斯林五大功修中的两项获得圆满成功 。这两个日子,真主给完成朝觐的人和完成一个月斋戒的人无限量恩赐,同时对所有被造物降下了仁慈的恩惠 。蒙昧时代的两个节日,人们祈求好天气,好运气 。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有理智的人应当思考其中的奥秘 。”
从《古兰经》教导中可以看到,穆斯林一年中的这两个“尔德”(节日) , 的确与任何民族的节日习惯都很不相同 。《古兰经》说:“我为每个民族制定一种贡献仪式,让他们有所遵循,绝不是让他们为这事与你争论 。你应当召唤众人来崇拜你的主 。你确是在正路上的 。”
伊斯兰另一经典《圣训》记载,先知为穆斯林指定的节日一共有三个:每星期的主麻(聚礼)和两个一年一度的尔德节(开斋节和宰牲节) 。穆斯林在这三个节日里定时“返回”清真寺参加集体礼拜集会,以叩拜和敬畏真主 , 从而获得真主许多倍的回赐与恩典 。穆斯林认为,从真主启示和先知教导而来的任何指示都是完美的引导 。两个尔德节和每周主麻的定制遂成为穆斯林完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肉孜节的风俗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费图尔”的意译 。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的穆斯林称其为“肉孜节” 。“肉孜”是波斯语 , 意思是“斋戒” 。宁夏部分地区的回族穆斯林则称它为“大尔德”;甘肃、青海和东部地区的一些回族穆斯林也称其为“大尔德” 。对开斋节在各地尽管称谓不同,但实际就是一次规模盛大、礼义隆重的宗教文化节日,其隆重程度犹如汉族群众的春节,藏族同胞过藏年 。开斋节前夕 , 外面工作的、做买卖的、出差的穆斯林都要提前赶回家中,与家人共度美好节日 。
【肉孜节的风俗,肉孜节的习俗有哪些】 开斋节一般为期三天 。第一天从拂晓开始,家家户户都早早起来,打扫室内室外、院内院外、巷道厕所 , 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 。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净,沐浴净身 。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衣服,孩子也都把脸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梳得光光亮亮的 。穆斯林群众聚会的场所清真寺,节日前也要修葺一新 , 打扫得干干净净 。有的地方还专门悬挂“庆祝开斋节”的巨幅横标和彩灯,大约到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有的地方念三遍“随俩”) , 穆斯林群众携带小毯子或小拜毡 , 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清真寺 。有的地方因参加会礼的穆斯林过多(有达万人之多),清真寺容纳不下 , 就另择一处地势平坦、宽敞干净的场地作为会场 。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群众铺下毯子或小拜毡,脱下鞋子,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天房方向叩拜 , 完成天命拜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