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有哪些故事,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1、中秋节有关的故事中秋节有关的故事如下:
1、嫦娥奔月 。传说后羿射下来天上的九个太阳,为民除害 。随后就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姑娘,夫妻非常恩爱 。有一次后羿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了两颗长生不老的仙丹,回家后交给妻子嫦娥保管 。三天后,后羿率领弟子们进山打猎,他有个叫逢蒙的弟子却装病留在家中 。
原来这个逢蒙是个小人 , 他偷窥到嫦娥保管的仙丹,想借此机会把仙丹抢走 。嫦娥被逼无奈,就拿出两颗仙丹一口吞了进去,然后身子便轻飘飘地飞出窗口,一直飞到天上,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 。后羿回家得知此事,发现逢蒙早已经逃亡 , 气得他顿足捶胸,悲痛欲绝,仰天呼喊妻子的名字 。朦胧中看到月亮上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便飞一般地朝月亮追去 , 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
2、玉兔捣药 。相传月亮上除了嫦娥之外 , 还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都称为“玉兔” 。这个玉兔经常拿着一个玉杵跪在地上捣药 , 然后做出药丸,传说服用此药丸后可以长生不老 。
3、吴刚伐桂传说把守南天门的吴刚与月亮上的嫦娥很要好,因为经常去找嫦娥相会,疏于职守 , 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树,如果他砍不掉这棵树,就永远不要回南天门,更休想与嫦娥相会 。吴刚足足砍了半年,好不容易快要把树砍光了,玉皇大帝却派了一只乌鸦,把吴刚挂在树上的衣服叼走了 。当吴刚把衣服追回后,发现被砍下的树又恢复原来的样子了 。
从此以后 , 每当吴刚快把树砍光的时候 , 乌鸦就会过来,吴刚只要扭头看它一眼,大树就又重新恢复原状,永远也砍不完 。
4、貂蝉拜月 。相传三国时期的貂蝉,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传说貂蝉出生后,当地的桃花、杏花,三年内都是随开随谢;貂蝉夜里祭拜月亮时,就连嫦娥都自愧不如,匆匆隐身而去,这也是成语“闭月羞花”的由来 。正因为貂蝉的这种美貌,才迷惑住了有勇无谋的吕布,使得王允的连环计得以成功 。
5、月饼起义 。元朝末年,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的残暴统治,各地纷纷起义抗元 。高邮人士张士诚为了暗中串联各地的起义队伍,就利用中秋节互相馈赠麦饼的机会,在其中夹上一张纸条,约定中秋夜起义 。从此便形成了每年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的习俗 。

中秋节有哪些故事,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文章插图
2、中秋节的故事有哪些1、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 , 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 。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
2、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 , 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 , 漫游月宫 。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 。
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 。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
3、嫦娥奔月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 , 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 , 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
4、玉兔入月宫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 。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 , 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
5、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 , 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 。这棵桂树生长繁茂 , 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 。
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1. 嫦娥奔月
后羿的妻子嫦娥 , 被坏人逄蒙所逼,无奈之下服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的不死之药,飞升到了月亮,居住于广寒宫 。
2. 玉兔捣药
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只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居住月亮之上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之药 。
3. 吴刚伐桂
相传古时有个人叫吴刚,他因犯下了过错被玉帝惩罚到月宫里砍一颗月桂 。而这棵神桂能自己愈合斧伤 , 因此吴刚在月宫里阀树数年,始终砍不倒这棵神桂 。
中秋节有哪些故事,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文章插图
3、关于中秋节的事有哪些?关于中秋节的事有哪些?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嫦娥奔月
相传 , 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 。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 。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 。三更时分 , 我就可以回家来了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由月中飞来 , 夫妻重圆 。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吴刚折桂
相传吴刚受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 。天帝把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
另有一神话传说,吴刚伐桂酿天下第一美酒――桂花酒 。吴刚每天伐树不止,千万年过去了 , 那棵神奇的桂树依然如旧,生机勃勃 , 每临中秋,馨香四溢 。吴刚知道人间还没有桂树,于是他就把桂树的种子传到了人间 。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一 。见于汉乐府《董逃行》 。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 , 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
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 , 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 。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古时候,文人写诗作词,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像辛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 。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抵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将“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 , 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玄宗游月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 。但宫前有守卫森严 , 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 。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 , 于是默记心中 。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 , 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身又谱曲编舞,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 , 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 , 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 , 细耳碧环 , 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 。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 , 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般人们会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亮等 。现在各大城市在中秋节前后还有灯光节活动,中秋节更多的是象征一种团圆幸福 。
关于中秋节的事,比如赏月、看中秋晚会、吃月饼、发中秋节祝福、祭拜月亮祈福等等 。
吃月饼,赏月,吃团圆饭
中秋节有哪些故事,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文章插图
4、中秋节有哪些故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 。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
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 。
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 。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 , 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 。
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 。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还有一种说法,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 。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
中秋节的起源 , 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 , 各家都拜土地神 。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 。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 , 也有人称她为月娘 。
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 , 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 。当然 , 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
以下是中秋节比较完整的传说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 , 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 , 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 , 叫嫦娥 。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 , 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 , 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
不料 , 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后 , 身体立刻飞离地面 , 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 。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 , 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 , 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 , 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
中秋节有哪些故事,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文章插图
5、中秋节有哪些神话故事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中秋节有哪些神话故事
中秋节的故事一:玉兔传说
相传,有一年北京城里闹瘟疫,一下子病倒了许多人,吃什么药也不见效 。
老百姓们急得没办法,只好都在院子里摆上供桌,焚香拜月,请求月官里的嫦娥救命 。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 。月亮又圆又大,嫦娥身在月官 , 借着明亮的月光,把人间发生 的灾难和老百姓对自己的乞求都看得一清二楚,嫦娥难过地哭了 。于是,便派月宫里的玉兔 下凡,为老百姓治病除灾 。
玉兔受命后,便化作一位美丽的少女,她身穿一件白色纱裙,飘飘然地便来到了京城 。她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为病人们治病 。当病人吃下她给的仙药 , 顿时会觉得身体清爽了许 多,很多人当时就能下地活动了 。
为了感激玉兔的治病救命之恩,人们送给她金钱 , 被她拒绝;送给她礼物,也被她拒绝 。人们总觉得过意不去,便拿出了许多衣服送给她,这回是无论玉兔怎样推托也不行,她只好 收下 。就这样,
玉兔每到一家 , 都要换一身衣服,有时是男装,有时是女装;有时像个卖油 的,有时又像个卖菜的,有时像个小姑娘,有时又像个老奶奶……一夜的功夫,她走遍了千 家万户,更换了无数种装束,人们喷啧称赞着这个“千变万化”的神奇郎中 。
奔波了一整夜,玉兔终于在天亮之前治好了最后一位病人 。
她感到又困又乏 , 就靠在一 棵大槐树下睡着了 。由于太累了,在熟睡中竞显出了本相,头上也露出了两只大耳朵 。街上 的人们都惊奇地围拢过来,看着这位兔面人身的少女,又抬头看看即将消失在晨曦中的月亮,人们顿时明白了:这是月亮上的玉兔下凡,为咱京城百姓除灾送吉来了!
“玉兔下凡”的消息像一阵风吹遍了整个京城,立刻轰动了朝野上下 。以后,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 , 京城的百姓们都要供奉“兔儿爷”、“兔奶奶”,以缅怀玉兔当年为百姓们治病祛灾的恩德 。
中秋节的故事二: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 , 赶紧躲在云彩后面 , 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
当时王允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 , 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 , 愿为主人担忧 。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 。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 。吕布英雄年少 , 董卓老奸巨猾 。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 。二人都是好色之人 。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以秋波,报董卓以妩媚 。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 。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 , 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 。貂蝉拜月的故事,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
中秋节的故事三: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 , 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 , 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 , “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 。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
中秋节的故事四:吴刚伐桂
南天门的吴刚和月亮里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经常挂着与嫦娥相会,而疏于职守 。
玉皇大帝知道后,一气之下,就罚吴刚到月亮里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树,如果吴刚不砍光这棵月桂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 。
吴刚砍?。嘲 。?从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将树砍光,玉帝却派乌鸦来到月桂树旁,"唰"的一声 , 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上衣叼去了 。吴刚马上放下斧头,去追乌鸦 。衣服追回后,吴刚回到树旁一看,只见被砍下的所有枝叶又重新地生到树上去了 。于是,从此之后,每当吴刚快要砍光桂树的枝叶的时候,乌鸦就站在树上“哇哇”大叫,吴刚只要停下斧头,望它一眼,大树便会重新长出枝叶 。
这样,年复一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月亮树 。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树叶从月亮上掉落地面上 。要是谁拾获这片月桂树的叶子,谁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银珠宝 。
中秋在古代的叫法
【中秋节有哪些故事,中秋节有关的故事】 中秋节古代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