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惹菜是什么菜系,娘惹文化是怎样的?现在还有娘惹吗?

1、娘惹文化是怎样的?现在还有娘惹吗?最近翻拍的《小娘惹》电视剧正在热播 , 很多人都对娘惹文化产生了好奇和研究的想法 。但其实真正的娘惹文化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娘惹文化的背后也体现了历史上娘惹女性的低地位和身不由己 。
娘惹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 和马来以及新加坡文化的融合和碰撞,所产生的独树一帜的新文化传统
娘惹是对马六甲、新加坡等地的土生华人女性的称呼 。其实娘惹的出现和郑和下西洋有着很大的关系 。郑和下西洋到达了很多的沿海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就有马六甲,而且马六甲地区是郑和下西洋频繁到达过的地方 。
也就是说在郑和下西洋之后,马六甲地区就出现了一部分来自我国的华人,他们在马六甲地区落地生根了在这个异国他乡的地方成家立业 。时间一长,就出现了一大批华人和当地的马来人和新加坡人进行通婚 。
而通婚之后生下的女儿叫娘惹,生下的儿子叫峇峇 。久而久之这些产生通婚的家庭越来越多,就形成了当地的一种特有人群了,而且这些人群里创造出了新的文化传统 。而这个文化中,既融合了华人的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当地的本土文化 。
虽然是新的文化产生 , 但女性娘惹的地位和生存环境依然堪忧
即使华人和马来人自己新加坡人通婚生下了孩子,但这群人依然受到了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娘惹的地位是很低的 。娘惹们从小就要学习做菜,学习女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种生活方式既压抑了娘惹的天性,也给娘惹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
娘惹文化最有特色的地方便是她们的饮食文化,娘惹食物的口味比较重 , 但又没有马来菜那么辣 。而且娘惹文化中的衣食住这三个方面都透露出了文化之间的融合,娘惹们的服饰鲜艳,鞋子基本都是刺绣图样,住的房子也都是古色古香的 。
在最近播放的电视剧《小娘惹》中就可以看到娘惹时期的文化课 。不过娘惹大多还是受到了古代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娘惹们没有自由,也没有自主选择婚姻的能力 。她们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进行婚家,而且富裕的峇峇都会有妻有妾,而作为妾的娘惹地位和待遇也是比较糟糕的 。
现在纯正的娘惹文化少之又少,像历史上那样的真正娘惹几乎不存在了
我想看过《小娘惹》这部剧的女生,没有哪个愿意和剧中的小娘惹过着一样的生活 。娘惹们从小到大要不停的学习厨艺和刺绣来取悦父母亲人和招待客人 。而且娘惹们大多和古代的闺阁女子一样,她们只能长期束之高楼,难以和其他陌生人见面和交流 。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毕竟现在没有哪个女性希望失去自由,而且女性的地位也在逐步升高,现在的娘惹和以前的娘惹完全不是同一种生活方式和环境了 。
所以对于一些腐朽落后的传统娘惹文化,现代女性是不可能去遵守的 。因此由于一部分过于苛刻的娘惹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被淘汰了 , 所以现在真正的娘惹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
最近火热上映的电视剧《小娘惹》真的是让观众追剧不断,里面不仅服饰好看养眼,而且娘惹菜更是一绝,简直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呀!在美食方面,发现导演真的非常的用心,将娘惹菜的独特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制作美食的同时也伴随着细致的讲解,让人眼前一亮,真的好似一场美食盛宴 。
没有看过这部剧的朋友,可能会对娘惹会产生疑惑 , 到底什么是娘惹呢?娘惹文化又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呢?娘惹文化的产生与我们中国人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曾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下西洋的过程中 , 就有一部分明朝人留在了东南亚地区,这些华人与当地的东南亚土著马来人结婚,所生下的后代 , 女孩叫做娘惹,而男孩就被叫做峇峇 , 这样的一群人 , 他们在日常生活之中融合了两国的文化,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娘惹的文化 。峇峇与娘惹虽然远离中国本土,然而他们却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他们十分注重孝道,将究长幼有序,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也十分的中国化 。同时,他们也将马来人的语言、服饰以及饮食习惯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去 。
娘惹文化主要包括饮食、服饰、珠绣、瓷器等方面,还有现在让大众所熟知的娘惹菜 。娘惹菜系主要是由中国菜系与马来菜系融合而成的,它完美的结合了传统中国菜与马来香料的风味 , 所以娘惹菜的口味也相对比较重,用的调料酱也是非常之多 , 然味道却十分非常的美味 。
娘惹与中国深闺中的女子有许多相似之处 。她们在出嫁之前是不可以见到外人的,所以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他们专注于厨艺和珠绣上面,甚至成为了她们嫁人之前被挑选的标准 。可见在娘惹文化当中,保留着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 。
娘惹文化,也因为《小娘惹》这部新加坡电视剧得到了大力的宣传,为人所知 。如今娘惹文化已融入到了生活中,然而正宗的娘惹应该很难见到了 。
“娘惹”原本是指华人与马来人婚配的后代子裔,尤其是指女性 , 尔后演变成泛指华人与马来人相融的文化,峇峇娘惹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马来人或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 。
这也包含饮食在内 , 因此在马来西亚也能吃到很多的娘惹菜,如甜酱猪蹄、煎猪肉片、竹笋炖猪肉等 。喜食甜品的人也可以在娘惹菜中找到知音,由椰浆、香兰叶、糯米和糖精制而成的娘惹糕甜度适中 , 嚼头儿足着呢 。现在还有娘惹(很少) 。
扩展资料:
娘惹文化认同:
一般具有较强烈中华意识的人士经常批评峇峇娘惹“数典忘祖”,然而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政党)的创始人陈祯禄本身是诞生于马六甲的土生峇峇华人,但他也曾经有如下想法:
“华人若不爱护华人的文化 , 英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结果,他将成为无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猪牛鸡鸭这些畜生禽兽是无所谓祖籍的,所以,华人不爱护华人文化,便是畜生禽兽 。”
“失掉自己文化熏陶的华人,绝对不会变得更文明 。一个人的母语,就像一个人的影子,不能够和他本身分离 。”
陈祯禄逝世后,他的墓碑上刻着“1960/庚子年十月二十五日仙逝” 。当时距离英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迁台已经十年之久 , 加上马来西亚已于1957年独立,马来西亚华人普遍上为了避免其他种族质疑效忠程度已采用公元纪年 。陈氏家族采用民国纪年为正朔,也证实峇峇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中华意识 。
马六甲三保山墓地达二十五公顷 , 有一万两千个坟墓,许多墓碑就是明、清、民国三代遗存的 。其中一块墓碑以明朝为正朔刻了“皇明显考维弘黄公妣寿姐谢氏墓 。
壬戌年仲冬谷旦、孝男黄子、辰同立” , 这一墓碑受不少学者在马六甲研究上引用 。对于中国籍先祖留下来的礼仪, 马六甲峇峇娘惹社群虽不懂涵义却保留下来,让三保山成为中华风格浓厚的地方 。
娘惹就是华人与当地人结合后生下的女孩的称呼,她们的服饰文化和菜系都很独特 , 融合了中国风味 。应该还有,不过已经很少了 。
娘惹文化指的是以前从大陆迁徙到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一代的人所流传下来的一种文化 。现在娘惹很少,会煮娘惹菜的也很少 。

娘惹菜是什么菜系,娘惹文化是怎样的?现在还有娘惹吗?

文章插图
2、冬阴功属于娘惹菜吗冬阴功应该不属于娘惹菜,冬荫功汤和咖哩是东南亚菜系中最常见的,在泰语中,“冬荫”指酸辣,“功”即是虾,合起来就是酸辣虾汤了,属于泰国菜 。娘惹菜系是由中国菜系和马来菜系合并而成的马六甲菜肴 , 
娘惹菜是什么菜系,娘惹文化是怎样的?现在还有娘惹吗?

文章插图
3、电视剧《小娘惹》里的娘惹菜的做法娘惹菜,新加坡地道美食 , 是由中国菜系和马来菜系合并而成的马六甲菜肴,传统中国菜烹饪法与马来香料完美结合,融会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种风味 , 口味浓重,所用的酱料都由十种以上香料调配而成 。叻沙是娘惹美食中最具盛名的一种,
叻沙面线
正宗的娘惹叻沙讲究椰浆的鲜味、鲜虾的甜味和自制辣椒油的辛辣味 。汤头是以咖喱汤汁混合椰浆,口味甜、咸、辣兼而有之,是最大特色;材料则有新鲜的蛤、油炸豆腐、鱼饼、虾子、豆芽菜等,再加上细白的粗米粉,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叻沙了 。
材料:
油豆腐2个 色拉油1大匙 鲜虾3 尾鱼丸3个 面条150公克 豆芽菜10公克 白煮蛋1/2个 红葱头酥少许 九层塔叶少许 红辣椒片少许
调味料:
A:虾米3公克 红葱头1瓣 大蒜1个 姜1小块 干香茅少许 红辣椒1/2根 咖哩粉2大匙 虾酱2小匙 色拉油少许
B:鸡汤500c.c椰奶200c.c 盐少许 胡椒粉少许
作法:
1.将调味料A用果汁机打成泥状备用;油豆腐切片备用 。
2.取一汤锅,在锅中加入色拉油,以中火将作法1的调味料A炒香后,再加入调味料B转中火且持续搅拌锅中的汤料 。
3.待汤料煮沸后放入鲜虾、油豆腐片、鱼丸等材料煮约2分钟后,再加入面条一同煮约1分钟后熄火即可盛入碗中 。
4.将豆芽菜川烫数秒钟,放入作法3的碗中,再将白煮蛋放入 , 最后撒上红葱头酥、九层塔叶及辣椒片即完成 。
精华好汤:
叻沙是马来语音意过来的,中文的意思是椰浆面,汤头主要是由咖哩粉、虾酱与椰浆组合而成,味道相当特别也很温和 。
辣椒螃蟹
材料:泥螃蟹或软壳螃蟹 1 磅 (450克) , 面粉 (若用软壳螃蟹) 4大匙,菜油 3大匙 , 蒜头(切碎) 8 瓣,新鲜红辣椒(切碎) 5 条 , 鸡蛋 1 粒,青葱 (切断) 2 棵,新鲜酸柑或柠檬 (榨汁) 1茶匙,芫荽 (香菜) 1小棵,菜油 – 用来炸香软壳螃蟹
调味料:水 1 杯 , 番茄酱 5大匙,糖 (随个人口味) 1.5大匙 – 3大匙,玉米粉 1.5大匙,豆酱或 miso 1大匙,盐 1/4茶匙
做法:
以高热度烧热油锅后倒入蒜头炒约一分钟再加入红辣椒炒至出味 。如果采用泥螃蟹,这时可将它倒入锅中然后翻炒至螃蟹壳开始呈现红色 。接着把调味料倒入炒匀后用锅盖盖住再煮至螃蟹壳变成红色 。将鸡蛋搅拌成蛋液倒入锅中煮熟,淋上酸柑汁或柠檬汁,再加上芫荽 (香菜) 即可盛入盘中端出 。如果采用软壳螃蟹,先将它斩成四块状、挤干水分、撒上面粉,然后把它炸至香脆以及呈金黄色 。采用以上调味料,将它炒匀 。在上桌前将调味料放入软壳螃蟹翻炒即可 。
娘惹”一词源自明朝,中马民族通婚诞下的女孩子叫娘惹 , 而“娘惹菜”就是她们以传统中式食物和烹调方法,配合马来常备香料煮出的第一代(Fusion)菜 。“香菇豆酱焖猪肉”是电视剧《小娘惹》中是上口率、上厨率、上席率、上镜率、好评率最高的菜,无论是德高望重的陈家老太太还是月娘的时尚后代,吃到都会庆幸自己的口福,惊异地说:“我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豆酱焖猪肉(Babi Ponteh)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 春节期间无限量肉供着,但是“豆酱焖猪肉”这个菜名令人无限向往 , 电视机前的我开始惦记起来 。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家中的“酱焖肉”,很多人都不陌生 。这道娘惹菜的配方还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每个人都能做的理由:这道娘惹菜不需要南洋马来的调料 。配料:竹笋……………………300克冬菇……………………10朵青辣椒………………… 4只调料:黄豆酱………………2汤匙老抽…………………1/2汤匙绍酒…………………1/2汤匙冰糖…………………15克肉桂…………………2枝干葱粉………………200克蒜肉…………………20克食用油………………10汤匙食盐…………………少许准备工作:1、猪五花肉焯一下,切块;2、冬菇用热水浸软;3、竹笋切成小块;4、蒜肉捣碎 。主要做法:1、中火烧热油,加入干葱粉和蒜肉碎炒香,放入黄豆酱炒香(注:这一步比较急,没拍上);2、下猪肉 , 炒香 , 3、下肉桂及老抽,煮至猪肉完全蘸上酱汁 , 4、放入冬菇、竹笋和冰糖,注入水至盖过猪肉的,5、煮约5分钟后 , 转小火 , 焖煮猪肉至软 , 加盐,6、倒入绍酒,盛起用青辣椒装饰 。总结:建议猪肉采用肥瘦相间的,与传统家中的酱焖肉相比,多了浓郁的葱香,葱香酱焖肉是也!
配料:竹笋……………………300克冬菇……………………10朵青辣椒………………… 4只调料:黄豆酱………………2汤匙老抽…………………1/2汤匙绍酒…………………1/2汤匙冰糖…………………15克肉桂…………………2枝干葱粉………………200克蒜肉…………………20克食用油………………10汤匙食盐…………………少许准备工作:1、猪五花肉焯一下,切块;2、冬菇用热水浸软;3、竹笋切成小块;4、蒜肉捣碎 。主要做法:1、中火烧热油,加入干葱粉和蒜肉碎炒香,放入黄豆酱炒香(注:这一步比较急,没拍上);2、下猪肉 , 炒香,3、下肉桂及老抽,煮至猪肉完全蘸上酱汁,4、放入冬菇、竹笋和冰糖,注入水至盖过猪肉的,5、煮约5分钟后,转小火,焖煮猪肉至软,加盐 , 6、倒入绍酒,盛起用青辣椒装饰 。总结:建议猪肉采用肥瘦相间的 , 与传统家中的酱焖肉相比,多了浓郁的葱香 , 葱香酱焖肉是也!
娘惹菜是什么菜系,娘惹文化是怎样的?现在还有娘惹吗?

文章插图
4、现在还有娘惹存在吗在当今社会娘惹文化还存在着 。
主要是由于娘惹文化中的封建思想与当前社会的脱节,娘惹是对马六甲的华人和当地人通婚后生下的女儿的称呼 。娘惹文化中很大的一部分封建思想是对女性的束缚 。看过电视剧《小娘惹》的人都知道,娘惹们从小就要学习厨艺,学习女红等等 , 无法出门也无法和外面的人接触交流 。甚至连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只能由父母做主 。
在现今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并且人人崇尚自由的时代 , 这种思想显而易见是无法存留的 。然而这种封建思想却又是娘惹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现在娘惹文化还存在着,却已经算不上是真正的娘惹文化了 。
对娘惹文化的态度
娘惹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的饮食文化,也就是娘惹菜,在今天依然是为大家所喜爱的一种菜系 。娘惹菜是以中国的菜系和马来菜系相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菜系 。每户娘惹家庭都有自己独门的菜谱和秘方,而且这种秘方只传女不传男,由口头传述的方式代代的传下去 。
娘惹菜有甜酸、微辣、辛香等多种风味,在香料和酱料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除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外,各种香料的层次感也能让人清晰的品尝出来 。在马六甲娘惹菜依然是当地的特色菜系 。从饮食文化角度考虑的话,娘惹文化反而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

娘惹菜是什么菜系,娘惹文化是怎样的?现在还有娘惹吗?

文章插图
5、马来西亚小娘惹是什么意思【娘惹菜是什么菜系,娘惹文化是怎样的?现在还有娘惹吗?】马来西亚小娘惹是指中国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女性后代 。早期马来西亚人与华人通婚的后代,男性称为巴巴,女性称为娘惹 。据说在马来西亚的中国女性后裔个个都是烹饪能手 , 娘惹把中国菜肴烹饪方式与南洋烹饪原料结合,做出的菜肴自成一派叫做娘惹菜 。
娘惹菜既有中国菜的内蕴,又有马来菜的特色,集合两地烹饪特点呈现出一种新的口味 。是令人交口称赞的南洋菜式之一 , 自成一派 。娘惹菜是由中国菜系和马来菜系结合而成的马六甲菜肴,也是绝对的母权体制,传女不传男 。它融会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种风味,口味浓重,所用的酱料由十种以上香料调配而成 。除了马六甲地区,娘惹菜还流传到了槟榔屿、新加坡、印尼和泰国等地,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口感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