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的由来,西湖雷峰塔得名的由来

1、西湖雷峰塔得名的由来雷峰塔原本是一处建在
西湖南屏山北脉一个小山峰上的人文景观 , 
因小山峰谓之雷峰而得名 。
据说是宋代开宝八年(975年)吴越王钱弘俶贺贵妃黄氏得子而建 。塔自建成即为西湖名景 , 在西湖众多古塔中 , 卓然风流 。
这是一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塔,塔芯为红砖砌成 , 塔檐、游廊、栏杆等均为木质建构 , 整体建筑呈现着经典的、独具的艺术美感 。似乎命中注定雷峰塔劫数难逃 。北宋末年,塔遭雷击,南宋初修复时不得已将七级浮屠降为五级,之后“屡毁屡建”;明嘉靖年间,倭寇一把火烧得只剩下砖砌塔芯,但雷峰塔仍以其特殊风姿凌然耸立四百年 。
夕阳落照里,湖光山色映衬下,塔影横空,金光耀目 , “西湖黄昏暮景中,无有堪与之相匹者” 。其历尽沧桑的残缺之美竟倾倒了无数骚人墨客 。

雷峰塔的由来,西湖雷峰塔得名的由来

文章插图
2、雷峰塔名字的由来是什么?雷峰塔之名,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中国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开了雷峰塔 。
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 , 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 。
建筑格局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台基以下两层(含地下一层),外饰汉白玉石栏杆,塔身即台基以上五层(不含暗层) 。
总高71.679米(其中台基9.7米,塔身45.809米 , 塔刹16.10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其中台基建筑面积为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为2956平方米) 。
雷峰塔台基对径60米,边长23.34米 , 周长186.72米;副阶对径35.25米 , 边长13.426米,周长107.408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 。雷峰塔内设电梯、步行梯,副阶内底层下是雷峰塔遗址 , 设有遗址玻璃防护罩 。
雷峰塔的由来,西湖雷峰塔得名的由来

文章插图
3、西湖的雷峰塔简介是什么?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 , 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 , 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 。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 , 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 , 白素贞获救 。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
扩展资料
雷峰塔历朝发展:
1 , 雷峰塔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 。
2,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 , 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 , 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 , 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 。
3,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 。
4,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峰塔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 , 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 。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 , 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 , 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 , 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
扩展资料
雷峰塔历朝发展:
1,雷峰塔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 。
2,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 。
3,明嘉靖年间(1522-1566) , 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 , 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 , 一派苍凉、凝重风貌 。
4,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峰塔
1、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
2、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初建于公元977年 , 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 。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 。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是西湖重要景区之一 。
雷峰塔的由来,西湖雷峰塔得名的由来

文章插图
4、杭州西湖雷峰塔的来历是什么?由来: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一塔,高7层,名黄妃塔,后因处雷峰(夕照山)之上名雷峰塔 。
建筑规模: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 , 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 , 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 。
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 。
雷峰塔的由来,西湖雷峰塔得名的由来

文章插图
5、雷峰塔名字的由来?雷峰塔之名 , 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中国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开了雷峰塔 , 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 。
“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 , 据《淳祐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 。也有人考证 , 中峰又称回峰 , 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 。”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 , 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
扩展资料
雷峰塔文物价值:“雷峰塔地宫发掘出来的文物非常丰富,是吴越王国鼎盛国貌的集中体现,对研究当时的工艺成就、佛教文化的影响,有非常重大的价值与意义 。”黎毓馨说,它不愧为当年中国的十大考古发现 。
发现砖孔内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施印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经卷用川棉纸或竹纸精印 , 是研究早期雕版印刷的珍贵资料 。这一千年经卷也是见证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雕版印刷术的珍贵实物,在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在砖孔内发现经卷开头写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王钱弘俶造 。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奉 , 乙亥八月 。”查乙亥年是钱弘俶吴越八年、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也就是吴越国的最后一年,证明了这塔修成的年代也见证千年信仰传承,被视为是一件具有重大文物价值的中国佛教文化瑰宝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峰塔
雷峰塔历史沿革】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古人更多地称之为 “黄妃塔” 。它是由吴越国王钱俶为祈求国泰民安而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佛塔,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 , 存放着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 。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 , 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 。南宋以后 , “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 。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 , 雷峰如老衲 , 保俶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 。
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 。如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 , 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 。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 。”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 。1924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雷峰夕照”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 。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议论 , 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这座著名古塔 。
1999年底,浙江省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郑重决策:顺应人民群众的心愿,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文物保护原则,发掘雷峰塔地宫,建造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并对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延伸、拓展 , 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和风貌建造雷峰新塔 。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后进展顺利 。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
雷峰塔的建设在中国风景保护和建设史册上留下了四项“天下第一”:塔类建筑采用钢材框架作为建筑支撑、承重主体的天下第一 。塔类建筑中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天下第一 。塔类建筑内部活动空间最宽敞的天下第一 。塔类建筑内部文化陈设最丰富的天下第一 。
《雷峰塔》为中国清代传奇作品 。今存两部,一为黄图珌撰,一为方成培撰 。据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辑录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 ,使早在民间流传的白娘子故事最后定型 。《雷峰塔》传奇增加了《端阳》《求草》《水斗》《断桥》《合钵》诸出,奠定了全剧的悲剧冲突基础 。
《雷峰塔》以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波折为主线,展示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由于白娘子的所作所为是违反和破坏封建统治秩序的,因此,以法海为首的一系列社会和神权势力视她为“妖邪”,必欲翦除置之死地而后快 。这样,一切冲突涵盖为反封建力量与封建势力的冲突,《水斗》就是两种势力之间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 。最终以白娘子的失败而告终,同时也完成了白娘子这个具有优美品质和叛逆精神的悲剧形象的塑造,获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
雷峰塔之名 , 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中国民间以地名指称 , 都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皇妃塔的 。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祐临安志》所载,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 。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错作雷峰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 , 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
拓展资料:
雷峰塔初建时为十三层 , (雷峰塔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 , 拟改七层 , 竣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 , 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条石 , 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 。建筑雄伟壮观,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纵火焚塔 , 塔檐等木结构件被毁仅剩砖结构赭黄色塔身 。此后,人们传说塔砖可以驱病健身,底层砖块被挖一空 , 终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塔身突然倒塌 。
雷峰塔下的千年地宫的洞口就位于塔心部位, 距塔首层地面2.6米,洞口四周都是高达数米的塔 身残体 。地宫口用一块方型石板密封,石板上则压 着一块据称重达750公斤的巨石,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开始发掘,雷峰塔地宫体积不大,长约0.5米、宽约0.5米,深度据探测,约1米 。
参考资料《雷峰塔 (杭州西湖古塔)》百度百科
1、雷峰塔的来历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又称西关砖塔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 。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
2、雷峰塔名字的来历
雷峰塔之名 , 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 , 汉族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开了雷峰塔 , 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 。雷峰是夕照山的中峰,北宋诗人林和靖有《中峰诗》云:“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 , 可见当时已是悠游赏景的好去处 。至于雷峰之名的由来,据《淳祐临安志》所载 , 是因旧有郡人雷就筑庵所居,故名 。也有人考证,中峰又称回峰,回峰之回字旧作雷,后人以形致误 , 错作雷峰 。毛希龄《西河诗话》说:“南屏山前回峰,以山势回抱得名 。……宋有道士徐立之筑室塔旁,世称回峰先生 。此明可验者 。”后人将雷峰塔景致称“雷峰夕照”,列为西湖十景之一,实是语在双关,韵味无穷 。
3、典故
在汉族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 , 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 。后其子祭塔,雷峰塔倒塌 , 终遇救 。
【雷峰塔的由来,西湖雷峰塔得名的由来】雷峰塔原本是一处建在 西湖南屏山北脉一个小山峰上的人文景观,因小山峰谓之雷峰而得名 。
据说是宋代开宝八年(975年)吴越王钱弘俶贺贵妃黄氏得子而建 。塔自建成即为西湖名景,在西湖众多古塔中,卓然风流 。
这是一座八面砖木结构楼阁式塔 , 塔芯为红砖砌成,塔檐、游廊、栏杆等均为木质建构 , 整体建筑呈现着经典的、独具的艺术美感 。似乎命中注定雷峰塔劫数难逃 。北宋末年,塔遭雷击 , 南宋初修复时不得已将七级浮屠降为五级,之后“屡毁屡建”;明嘉靖年间,倭寇一把火烧得只剩下砖砌塔芯,但雷峰塔仍以其特殊风姿凌然耸立四百年 。
夕阳落照里 , 湖光山色映衬下,塔影横空,金光耀目,“西湖黄昏暮景中,无有堪与之相匹者” 。其历尽沧桑的残缺之美竟倾倒了无数骚人墨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