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 , 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 。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 , 逐步传到民间 。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
中秋节的意义是团圆、丰收 。
中秋节是除了春节以外,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 , 从走亲戚,互赠礼品来看就能知道,只有这两个节日 , 人们放下工作,去互相拜访,增进感情 。中国农业社会时间漫长,人们对丰收的期望就是对生活的希望 , 中秋承载着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 。
中秋节的习俗
1、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
2、吃月饼
月饼一词 , 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 。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同时 , 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3、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 , 喝一杯桂花蜜酒 , 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
4、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
文章插图
2、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 , 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 , 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 , 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 , 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 , 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 , 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
【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
很快 , 徐达就攻下
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 , 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 , “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 , 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
文章插图
3、中秋节的来历和寓意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寓意着阖家团圆 。
来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 , 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 , 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 , 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 , 分瓜必牙错 , 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 , 表示合家团圆 。
寓意
中秋节的寓意是团圆幸福,中秋节是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月亮圆满象征着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也有祈盼丰收、幸福的意思 。
文章插图
4、中秋节的意义和来历中秋节的意义和来历: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
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
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 , 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
祭月作为民间过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 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在秋分时节 , 是古老的“祭月节”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
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 。在传统文化中 , 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 。中秋节起源自古人对月亮的祭祀,是中华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
文章插图
5、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 , 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 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 。
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周礼》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 。
中秋节的习俗
在吃的方面,南北方各地还有很多当地的民俗 。广东地区有吃云片糕、吃芋头的习惯 。南京人在中秋节会吃金陵名菜“桂花鸭” , 喝桂花酒 。四川会打粑、杀鸭子、吃麻饼和蜜饼等 。
在贵州地区的农村,村里的孩子们会聚集在一起煮“月亮饭” 。中秋节当天晚上 , 大家从家中拿出烹饪用的各种器具和食材 , 围坐在一起,自己动手砌砖盖灶台,另一部分人处理食材,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开始合力烹饪了 。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
中秋节的意义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 不应该被人们忘记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它以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形势下,我们从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 , 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 。
中华传统节日,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 ,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的逻辑进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 , 民族性情尽显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慎终追远等传统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节日,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极其鲜明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 , 它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征,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 。
中秋节由来与传说故事,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故事快来看看
- 为什么地板上会很多的水,下雨地板上有水咋回事
- 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礼仪中是以左为尊还是以右为尊
- 咖啡用凉水冲可以吗,咖啡可不可以用冷水冲泡
- 苦瓜水的功效与禁忌,苦瓜泡水喝有什么功效作用和禁忌
- 大熊猫在古代被称为什么,熊猫在古时侯又被人们称为什么?
- 方便面谁发明的,方便面是谁发明的?
- 席梦思床垫品牌排行榜典藏,十大名牌席梦思床垫有哪些
- 羽绒服可以用洗衣机脱水吗,羽绒服可以用洗衣机甩干吗?
- 英氏辅食是哪个国家的牌子,英氏米粉怎么样